字词 | 保安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安队 保安队Baoandui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地方反动武装。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为推行“剿共”政策,先后在各县建立了民团之类的武装。1932年6月,在国民党庐山“清剿”会议上制定了《豫鄂皖赣闽粤各县保安总队及保安大队组织纲要》。到1934年6月,仅豫、鄂、湘、赣、皖、苏、浙、闽八省就有保安队1 700万人。1937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统一编设若干保安团(旅),各县设总部或大队部,下辖若干队。它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规军进攻人民革命武装,保护各地反动豪绅的利益,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各地的保安队基本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消灭。 ☚ 中央军 四大家族 ☛ 保安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地方武装。初期在各县普遍建立,1937年国民政府在全国统一编为若干保安团(旅),各县设总队或大队,下辖若干中队,协助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革命武装并镇压人民群众。 保安队国民政府建立的地方武装。1932年6月,庐山五省“剿匪”会议制定了《豫鄂皖湘赣闽粤各县保安总队及保安大队组织纲要》,规定各县设保安总队或保安大队。之后,军事委员会公布《剿匪区内各省民团整纪条例》,统一了各地民团的名称、编制、指挥。1934年7月,军事委员会颁布《各省保安制度改进大纲》和《保安团管区暂行条例》。以后各省陆续将原有的保卫团、民团、警备队等,统一改编为保安团(旅),直属于省,由省政府主席兼任全省保安司令,并在省政府内特设保安处。省以下分区设立保安司令部,县设保安总队部或大队部,下辖若干保安队。保安队负责治安,配合国民党军进攻人民革命武装,镇压群众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期间,部分保安队参加过对日作战;也有少数保安队投敌被改编为伪军。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溃败,保安队相继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 保安队 保安队民国天水地方武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天水保安司令部,保卫团改成保安队。天水县保安队有官兵120余人,设队长、副队长各一人,分队长3人。后又增为2个中队,有官兵240余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各县队属甘肃保安第六团(驻天水)。该团辖3个营,1个直属机炮连,共1200余人。1949年8月初,保安第六团随军西撤,其机构解散。 ☚ 保卫团 壮丁队 ☛ 保安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地方武装。它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武装,镇压群众革命运动。 保安队 保安队国民党建立的地方武装。1932年6月,国民党为 “围剿”红军,在庐山召开的“清剿会议”上制定了 “豫鄂皖赣闽粤各县保安总队及保安大队组织纲要”,使地保武装迅速发展。到1934年6月,豫、鄂、湘、赣、皖、苏、浙、闽八省,保安队员已有17000人。1937年,国民党将各省保安队实行统一编制,在全国统一编为若干保安团,并在各县设总队,下设中队。保安队作为国民党军队的地方武装,在镇压革命群众的斗争方面起了反动作用。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在逃出大陆时,各地方的保安队也被人民军队相继消灭。 ☚ 保甲制度 保安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