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安腰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保安腰刀是甘肃保安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它以精巧的工艺、美观的装饰及锋利的刀刃,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与龙泉宝剑、英吉沙刀齐名,并称三大名刀。 ☚ 铜奔马 仿古地毯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又称“民族腰刀”,是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工艺精美、刀刃锋利、携带方便等特点,其制作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如今保安腰刀已发展到30多品种,以“什样锦”、“原角满把”、“双罗”等为上乘。刀柄为镶金辍银的梅花牛角,刀鞘系红铜或黄铜,玲珑剔透。藏、蒙、保安、裕固等少数民族,历来有佩带腰刀的习惯,既是日常生活用具,又是独具特色的装饰品。“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汉张衡《四愁诗》)。保安腰刀作为馈赠亲友的艺术佳品,深受各族人民欢迎,今已开发为畅销不衰的旅游纪念品。 ☚ 刻葫芦 天水雕漆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又称“民族腰刀”,为保安族独家生产,故名。相传,保安腰刀生产始自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30年历史。其聚居地大河家乡有近一半人家生产。除该乡建有保安腰刀生产厂外,还有“临夏市民族用品厂”专事生产。该厂“河州”牌保安腰刀于1983年、1984年分别获轻工业部和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保安腰刀用优质钢锻打磨制而成,再经淬火,锋利异常。其刀把用牛角、红铜、黄铜、铝片叠压,锉磨成型,外观层纹交错,若堆金叠银,奇巧美观;刀鞘内部为木质,外用红、黄铜并饰以龙、兽或花鸟图案。鞘上有环扣,可系绳佩于腰。该刀自尖到把尾,一般长5~7寸,或更短、更长。有一鞘装一刀及二刀者,称单刀及双刀。制作需30余道工序。品种由原始的“波日香”“黑膛刀”两种,发展为牙五七、什样锦、宝剑刀、铜扁鞘、细罗、双罗等多种。近年又有便于携带的钢笔式和为旅游纪念的新花色问世。其中,牙五七庄重大方,线条粗犷,最受喜爱。刀柄由护口、四道平罗直线条罗纹、四道弯罗(曲线条罗纹)盖子等组成, 系由黄铜、白铁、黑牛角、绿色塑料及有机化学板,先锻成薄片,再经镶嵌推缀、锻打焊接而成。刀鞘用白铁作底,由4道红铜夹3道黄铜衬以压条制成。什样锦分4、5、6寸不同规格, 刀柄有各色平罗、弯罗, 并夹有红、绿、黑、白各色梅花, 配以黄铜色刀鞘, 鞘上并插一小巧银摄,新颖别致。保安腰刀荟金黄、翠绿、桃红、深蓝、墨黑、银白、深灰等色于一处,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成为各少数民族喜爱的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目前,产品畅销甘、青、蒙、藏地区并作为重要的旅游纪念品行销各地。 ☚ 黄河卵石雕 兰州套料花瓶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保安族制作的腰刀。在保安族冶铁业中,腰刀的生产占重要地位,其次打制镰刀、斧头、剪刀、铲子、门扣、菜刀、勺子等生活器具,作为手工业产品行销集贸市场。保安腰刀的工艺精巧,式样美观,刀刃锋利,以其独特的工艺风格驰名各地,已成为保安族的制刀工艺品畅销国内外。它是积石山及临夏各族人民喜爱的装饰品。青壮年男子挎在腰间显得英俊威武, 它又是保安族人馈赠亲友贵宾的最佳礼品。 ☚ 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宴席曲 ☛ 保安腰刀甘肃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品。始于明末清初。传说清同治元年(1862年),保安族从青海同仁县迁往临夏州前,就从藏族工匠那里学会了制刀技术,定居临夏后,开始大批生产。腰刀的品种由原来的 “黑膛刀” 和 “波日香”两种逐渐增多到30余种,其中以什样锦最为驰名。这种刀分五寸和七寸两种,刀锋锐利、制作精美、新颖别致。刀鞘由白铜和白银制成,银光闪闪,雕饰细致。刀把上用各色铜丝、牛角、玻璃等制成叠堆纹样,十分漂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改进工艺,运用先进机器,使腰刀的质量和工艺更趋精湛,行销西北各地,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保安腰刀保安族传统手工业产品。又称“保安刀”,由刀、刀把、刀鞘三部分组成。始制于清代末期。制法:先将选择好的生铁炽热,反复锻打,成形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刀口坚韧锋利。刀把多用红、黄铜或牛角、玻璃等垒叠而成,用铜丝组成朵朵梅花图案,镶嵌于上,五光十色,美如锦帛。刀鞘由白银或白铜打制,旁边配有一把青铜小镊子,新颖别致。其中名为“双刀”、“牙五七”、“双垒刀”、“什样锦”等产品,工艺尤精,誉满甘、宁、青、新、西藏等地。解放后建刀具厂,工艺不断改进,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