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才具
台湾学者庄耀郎说,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的滥觞之作。但后代人对于曹丕的知性思考能力,大多未能正确理解,扬植抑丕,认为其才“去植千里”。这种看法的立足点是创作。刘勰很早就为他辩解,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子桓虑详”,“典论辩要”,认为文帝不应“以位尊减才”,思王不应“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王夫之也曾为他鸣不平:“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姜斋诗话》)刘勰明显推重其知性,指出《论文》的特质是批判性,王夫之也指出他具有“精思”的质性。现代学者也多有称赞曹丕者。叶嘉莹说,他感性和知性均衡正常,堪与张衡、杜甫并列,属于兼长并美的天才(《秋兴八首集说》)。林文月更从各种角度透视曹氏兄弟,认为曹丕理智、谨慎,有文人气质兼治学能力(《中国文学评论》)。就《论文》本身而言,它之所以被收入《昭明文选》,也是因为洋溢着十足的藻采,有很高的可读性。(参见庄耀郎《曹丕典论论文“气”义探微》一文,载于《古典文学》第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