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香稻
产于曲阜城东南的逵泉池一带。据县志和元代碑文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即开始种植。这种稻米,籽粒齐整,洁白中泛青,质地油腻细致。蒸煮清香飘逸,咀嚼松软柔韧、香醇可口,风味极为独特。此种风味,相传得利于逵泉水。当地群众中流传着逵泉池与海相通的说法,认为稻谷浇此泉水,则质地优异。史书上也有“春季麦禾,夏秋粟谷稷豆,皆赖逵泉之水”,和“种植香稻粳糯,出自逵泉左右者为上谷”的记载。不少朝代视逵泉为“神泉”,金大定年间曾修整逵泉池;元至正年间在池旁建龙神祠;清乾隆年间扩建为龙王庙并修钟楼。除此以外,还定有祭祀逵泉池的仪式。每年四季行礼四次,每次祭以一帛、一豕、一羊、一尊、一炉、二铏、二镫、二簋、二爵、十豆、十笾,以祈雨或驱雨。因稻米由神奇的泉水浇灌,且质地特佳,故素有“神品”誉称,历史上久为宫廷贡品。20世纪50年代后,产量逐渐增加,才较多地见于市场和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