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炭疽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炭疽病

由炭疽杆菌引起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876年德国的R.K.柯赫培养炭疽杆菌成功。炭疽杆菌是长为3~10μm、宽1~1.5 μm的大杆菌。需氧菌,适宜生长温度37℃。有3种传染途径: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潜伏期1~3d,最长为14d。可分为最急性型(约0.5 h~2 h死亡)、急性型(1~2d死亡)和亚急性(3~5d死亡)3种类型。草食性动物和绵羊、山羊、牛、马、猪等以及人都易感染。治疗以抗炭疽血清效果最佳。用量为牛、马一次100~300 mL,猪50~100 mL。

炭疽病

又称“脾脱疽”,俗称“血脾胀”。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烈性传染病。经消化道、伤口、虫咬而传染。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紫黑、呼吸困难,脾脏肿胀,常不及医治而死。尸体迅速臌气,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黑粘而不凝。应焚化或深埋,严禁宰剥。被污染地面和用具应严密消毒。用抗炭疽血清、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健畜可定期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菌苗预防。

炭疽病

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外科特殊性感染。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荚膜杆菌,能产生中央或旁中芽胞。芽胞有强大的抵抗力,需煮沸10~15分钟才能将其杀死,在土壤和动物的皮毛中能生存数年之久。炭疽病主要是牛、羊、马、猪等动物的传染病,偶尔也传染到人类,特别是皮革、羊毛工业或畜牧业中的工作人员。目前,全世界每年估计有2万~10万炭疽病。大多为皮肤型炭疽病(95%),其次为肺型(5%),胃肠型罕见,均可合并急性出血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死亡率极高。
皮肤型炭疽 炭疽杆菌芽胞通过皮肤破损或擦伤进入皮下,在该处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潜伏期1~7天,先在局部形成小丘疹,数天后变成水疱。一圈小水疱可合成一个大水疱,数天后局部皮肤坏死,呈深黑色的焦痂,溃破后即形成一个边缘整齐的凹陷溃疡。周围皮肤红肿,手指压迫不呈凹陷。皮损开始时仅有瘙痒,而无疼痛。病变常见于面、颈、手、臂等暴露部位,偶尔为多发性。全身症状较轻,有低热、软弱。局部淋巴结可肿大。颈和上胸部的严重皮肤炭疽,周围组织广泛肿胀,并有多个大水疱,可伴毒血症。
肺型炭疽 吸入炭疽杆菌芽胞引起。潜伏期1~5天。临床症状呈双相性。开始时有低热、软弱、疲乏、肌肉酸痛、干咳或胸闷。肺部听诊可闻干罗音,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2~4天症状改善,但不久又突然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喘鸣。脉率、呼吸、体温和白细胞数均上升。胸部X线摄片可见纵隔增宽或胸腔积液,病程发展迅速,常在24小时内突然死于中毒性休克。
肠炭疽 有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或粪便带血等,严重者常在2~3天内死于毒血症。
病史和职业对诊断有帮助。凡接触动物或牲畜产品的工作人员的身体暴露部位发生无痛瘙痒丘疹,迅速形成水疱和黑色焦痂者均应考虑此病。水疱液和溃疡渗出物的直接涂片和培养可找到典型的荚膜杆菌。肺型炭疽时,胸部X线摄片可见纵隔增宽,胸膜积液中也可找到炭疽杆菌。
控制有病的牲畜和牧产品为预防的重要措施,职业工人注射炭疽疫苗也有预防价值。皮肤型炭疽可用青霉素或四环素治疗。局部皮损不可切开或切除,以免扩散,局部肿胀严重者可加用类固醇。肺型炭疽须静脉注射大量青霉素,并辅以输液、吸氧等全身支持疗法。

☚ 气性坏疽   放线菌病 ☛

炭疽病

anthracnose;anthrax


炭疽病

anthracnose

炭疽病

anthracno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