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曲江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曲江池

曲江池

全名《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或《李亚仙诗酒曲江池》。石君宝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剧写唐代洛阳府尹之子郑元和上京应试,与妓女李亚仙相遇。郑元和在妓院二年,囊中金尽,被鸨母赶出,靠为人唱挽歌谋生。事被郑父知道,赶来将儿子痛打至死。李亚仙闻讯赶来,救活郑元和,又被鸨母逼走。郑元和在风雪中乞食,又被李亚仙寻到。李亚仙自己赎身,与郑元和同居,调理好郑元和的身体之后,劝他发奋读书。郑元和一举成名,郑父也赶来相认,郑元和认为父子之间已经恩断义绝,不愿相认,经李亚仙劝解,一家才得重新团圆。剧中李亚仙的形象鲜明、动人,曲文也通俗、清雅。本剧事出唐人传奇《李娃传》,但剧情和人物形象都有明显的改变。今存《古杂剧》本和《元曲选》本。

☚ 秋胡戏妻   紫云亭 ☛

曲江池

曲江池

全名《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朱有燉作。有明宣德间刊本、《古今杂剧残存十种》本、《杂剧十段锦》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奢摩他室曲丛》本,《古本戏曲丛刊》据脉望馆本影印。写李亚仙和郑元和的恋爱故事,本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元石君宝有《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杂剧,高文秀有《郑元和风雪打瓦罐》杂剧,皆演此事。此剧取石、高两剧名为题目正名,殆以此二剧为粉本。朱氏此剧,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剧品》云:“杂剧一曲两唱,一折两调,自此始。”全剧五折两楔子,为元明杂剧所少见。

☚ 常椿寿   福禄寿 ☛

曲江池

曲江池本秦代洲,隋代改为芙蓉池,于池边建离宫芙蓉苑。唐代开元中,随着兴庆宫的兴建,开始了大规模扩建疏凿、增加了水量,扩大了池面,并于曲江池旁广建楼阁亭台。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为唐代长安的一处胜景,每年的中和、上已之节,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句和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五》“万国月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均指此。

曲江池

唐代著名风景区。位于今西安市南约5公里之低凹地带。本天然池沼,汉武帝造宜春苑于此,因池水曲折,故名曲江。隋初营建大兴城时,宇文恺对此地又加疏凿,引浐水入池,改为芙蓉池,苑曰芙蓉园。唐开元年间(713—741),对曲江池进行大规模扩建营修,从南山大峪口引潏水注入池中,使池面扩大到约70万平方米,复名曲江池。沿池畔建行宫台殿,使曲江宫殿连绵,楼阁起伏,碧波荡漾,烟水明媚,为都中第一名胜风光。曲江池一年四季游人不绝,尤以中和(二月初一)、上巳(三月三)和重阳(九月九)等节日为盛。新进士及第,常到这里聚会庆贺。唐皇帝也常携带嫔妃前来游乐,每年上巳日玄宗赐宴臣僚也在此,唐代诗人在此地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天宝末年安史之乱,遭严重破坏。唐末迁都洛阳后,池遂涸竭,建筑物圮废,胜景随之失去。

曲江池

069 曲江池

杂剧。原名《李亚仙诗酒曲江池》。同名之作有两种:
❶元石君宝作。取材于唐传奇小说《李娃传》。写郑元和携巨金进京读书进考,与妓女李亚仙相爱。郑元和金尽,被逐,沦落街头以送殡唱挽歌为生。其父寻至京师,以为有辱家门,杖责几死,亚仙救其脱离危难,助其读书,促其上进,后功成名遂,与亚仙完婚,父子厮认。
❷明朱有燉作。情节与石作基本相同,唯剧本五折两楔子,与一般杂剧不同,且写得较有声色。

☚ 明清杂剧、传奇   伍伦全备记 ☛
曲江池

曲江池

在长安城的东南隅,是一处公共游览地,皇帝也经常率嫔妃临幸,为此而建置大量殿宇,故又兼有御苑的功能。本汉宜春下苑之故地,隋初凿池,从城外引来黄渠之水,扩大池的水面。文帝因其水面大而芙蓉最盛,改名芙蓉池。唐开元年间重加疏浚,恢复曲江池旧名。池水充沛,池岸曲折优美,环池楼台参差,林木蓊郁。游人最多,最热闹的日子是每年的上巳节(三月三日)、重阳节(九月九日),以及每月的晦日。上巳节这一天,按照古代祓褉的习俗、皇帝例必率嫔妃到曲江游玩并赐宴百官。沿岸张灯结彩,池中泛游船画舫,乐队演奏教坊新谱的乐曲,商贾陈列奇货,百姓熙来攘往。少年衣华服、跨肥马扬长而行,平日深居闺阁的妇女也盛装出游。城市里面的市民公共游览地同时兼有皇家御苑的功能,这在封建专制时代是极其罕见的。曲江池的繁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之世的政局稳定、社会安宁。安史之乱后,曲江处于衰败状态,后虽部分修复但景色毕竟大不如前了。见 《长安志》。

☚ 九成宫   流花湖 ☛
曲江池

曲江池

汉唐苑囿。位于西安市南十几里慈恩寺(大雁塔) 东南1里许。此处原为一旷野水池,属州, 者, 弯曲之意, 因水池形状弯曲狭长,故称 “曲江”。秦时在这里修筑离宫——宜春苑(秦二世葬宜春下苑,即此)。汉时,被划入上林苑,后一度衰落,池水干涸。隋文帝时,又深挖曲江,广栽莲荷,因此处遍地多有芙蓉,故更名为芙蓉池(另说,隋文帝性情多疑,嫌曲江之名不吉利,故改之)。713—741年间,唐玄宗对曲江大加修建,引来黄渠水,使水面大增。池旁有芙蓉园、杏园、慈恩寺等胜景。唐文宗太和九年,又“发左、右神策军千五百人,浚曲江及昆明池”。新建紫云楼、彩霞亭等。据《旧唐书·郑注传》曰: “注言秦中有灾,宜兴工役以禳之。文宗能诗,常吟杜甫《江头篇》云: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始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有楼台、行宫、廨署,心切慕之。即得注言,即命左右神策军差人淘曲江昆明二池,仍许公卿、士大夫之家於江头立亭馆,以时追赏。”汉武帝时,曲江池周回6里余,唐时周7里,占地30顷。池沿岸宫殿栉比,楼阁起伏,景色旖旎,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於中和上巳之节,綵幄翠帱匝於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上巳即赐𡩷臣僚, 京兆府大陈宴席。 长安、 万年两县, 以雄盛相较,锦珍玩, 无所不施, 百辟会於山亭, 恩赐太常及教坊声乐。池中备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康骈《剧谈録》)。此苑池平日虽仍为皇家禁苑,但在每月晦日 (月末日)及一些节日 (如二月中和、三月上巳、七月中元、九月重阳等) 则对市民开放,此时皇帝和后妃常登临紫云楼观看。皇家贵族、富豪乡绅、文人骚客,都以能参与皇帝举行的曲江游宴为荣耀。在科举考试放榜之日,这里也是宴会不绝,行市遍布。有时突然会在落花浮萍的水面上,缓缓溧束一只酒盅 (羽觞),杯中盛有琼浆。原来这是风流文士,在酒酣兴阑之时,将酒杯置于水面,任其“随波逐流”,漂到谁跟前,谁就要痛饮作诗,此即著名的 “长安八景” 之一——“曲江流饮”,也称 “曲水流觞”。不过,其中的芙蓉苑一直为禁苑,不得皇帝特许,任何人不能入内。安史之乱时,曲江的宫、馆遭到严重破坏,唐末逐渐荒芜。

☚ 兴庆宫苑   芙蓉苑 ☛
曲江池

曲江池

位于东南郊。以人工湖曲江池为主的景区。秦曾于此建别馆离宫,汉为上林苑中胜景。据说隋文帝嫌曲江之名不吉,而改称芙蓉园。唐玄宗扩建,并凿黄渠引浐水流入,水量大增,成为长安城著名风景区。区内楼阁建筑连绵起伏。每当中元(七月十五日) 重阳等节,达官显贵来此游赏。曲江西岸有亭和杏园,文人骚客、科举得中者多于此聚饮,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曲江流饮”的佳话。据考古工作者勘察,当时芙蓉园面积约1441600平方米,曲江池水面约700000平方米。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绿茵遍野,建有曲江春晓园,当年彩霞亭和紫云楼建筑遗址依稀可见,是西安最为繁盛的游览区之一。

☚ 八仙庵   西安事变旧址 ☛
曲江池

曲江池

秦汉及隋唐时期长安风景区。在都城东南郊,地处少陵原头的一块低洼地带,南北长而东西短,由于长期积水成池,自然形成一个湖泊,秦称洲,汉称曲洲,划为宜春苑,成为都城附近的风景区。汉武帝时又加疏凿,后改称曲江池。《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曲江池,汉武帝所造,名为宜春苑。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汉代时曲江池除天然积水之外, 池中近西岸处又有一泉,名汉武泉,不断涌出泉水,增加了水量,遂使这里成为柳阴四合,绿水弥漫的风景游胜之地,汉武帝曾多次来此游赏。隋初营建大兴城时,在此不设居人坊巷,再加疏凿美化,有计划地将此处辟为风景区。唐玄宗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又一次大规模扩建营修,一面开凿黄渠,从南山义峪口引水北流入池,加大水量,使池面扩大到约70万平方米;另一面沿曲江池畔营建宫殿台亭, 曲江池便成为宫殿连绵、楼阁起伏、垂柳成行、花卉周环、烟水明媚的胜境。它以大湖水面景色为主,池中水深波碧,加之四岸盛植的柳杏花卉和周围起伏不平的地形及鳞次栉比的高楼低宇,景色十分优美。唐时这里一年四时游人络绎不绝,尤以中和(二月一日)、上巳(三月三日)和重阳(九月九日)三大节日为盛。安史之乱中,曲江池风景区遭到严重破坏,沿岸的宫殿、楼阁、亭台、水榭大多废毁,渠道干涸,杂草丛生,景色荒凉衰败。后来虽经唐文宗恢复,但境况已大不如前。唐朝末年,随着黄渠的断流和汉武泉的堵塞,加之战乱的破坏,曲江建筑倒塌,池底干涸。到北宋时曲江池已被辟为农田,池底仅存一个积存雨水的小陂塘。

☚ 宜春下苑   乐游苑 ☛

曲江池

在西安市南郊。秦汉时期,这一带是供皇帝游憩、打猎的地方,称宜春苑。汉司马相如赋中有“临曲江之州兮,望南山之絫差”。曲江之名在汉已有。隋、唐极盛,至明而衰。现在,这里已成为新兴的文化游览区。

曲江池

唐长安城东南角,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区东南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