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86.枯叶夜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86.枯叶夜蛾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5-42毫米,翅展98-112毫米。头、胸棕褐色,腹部背面橙黄色;前翅枯叶褐色,沿翅脉有1列黑点,内线黑褐色,内斜,顶角至后缘凹陷处有1条黑褐色斜线,肾形纹黄绿色;后翅桔黄色,亚端区有牛角形黑带,内侧的肾形纹黑色。 卵 高0.85-0.9毫米,径1-1.1毫米,扁球形,底面平,乳白色,卵壳外面有六角形网状花纹。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60-70毫米,身体黄褐色或黑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及腹线黑色,气门线为不连续的黄点,第1腹节背侧区有2个不规则黄斑,第2、3腹节背侧区各有1个黄色眼状斑,第1-8腹节散布许多不规则黄斑。第1对腹足很短,运动如尺蠖状。 蛹 体长31-32毫米,红褐色至黑褐色。头顶中央略呈1尖突,第1-8腹节背面和第5-8节腹面有稀而浅的刻点,第9-10节背、腹面均有纵条纹,臀棘4对,中央2对较粗大。蛹包被在叶片中。 【发生规律】: 枯叶夜蛾在浙江黄岩每年发生2-3代,第1代发生于6-8月,第2代8-10月,9月一次年5月为越冬代,多以幼虫越冬,也有蛹和成虫越冬。在华南地区成虫高峰期出现在9月中、下旬,四川10月中旬,3-11月都可见到成虫。 成虫夜间活动,黄昏后飞入果园为害,天黑时逐渐增多,此后加害果实进入盛期,天明后则隐蔽。成虫口管粗壮强大,先端尖锐而坚硬,侧面生有圆锥形突起,倒向口管基部,似锥形的刃状物,能刺入坚硬的果实内吸取汁液,受害果不仅表面留下孔穴,果肉也显著受到损伤。成虫夜间交尾,其后2-4天开始产卵于木防己、野木瓜、通草和十大功劳等野生药用植物的叶片背面,散产或数十粒在一起。初孵幼虫有吐丝习性;幼虫静止时头部下垂,尾部上举,仅以3对腹足著地,呈倒“U”形,取食寄主叶片。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前吐黄丝缀叶片裹住身体,化蛹其中。 【防治方法】: 同嘴壶叶蛾防治。 枯叶夜蛾(Adris tyrannus Guenee)亦叫通草木叶蛾,成虫吸食柑桔、苹果、梨、桃、葡萄、枇杷、杧果、无花果等果汁,分布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广西、广东和台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