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7.独角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7.独角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45毫米,是甲虫体形较大的种类之一。卵圆形,黑褐色,有光泽。雌雄成虫形态区别很大。雄虫头部额顶有一粗大角状突起物,往上翘,向后弯,末端分叉,前胸背板上均有长角状突起。雌虫头胸部无角状突起物。前胸背板刻点又大又多,后方中央有一条光滑的纵线。小盾片密布粗刻点。卵圆形,乳白色,后渐变污黄色。幼虫圆筒形,常弯曲,黄白色,全体有横皱,密生短细毛。蛹黄白色,雄蛹比雌的大,雄蛹的角状突起明显,后胸背板马鞍形,腹部第四到第六节两侧气门明显(图6-6)。 1.雌成虫 2.雄成虫 【发生规律】: 独角犀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堆肥或有机质多的土壤中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气温达到25-28℃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盛期,5月上旬羽化成虫,5月中旬羽化盛期。成虫初在土壤中栖息,晚上7-8点钟爬出土面活动。成虫有发音器,能发出“吱喳”的声音。成虫群集咬食菠萝果实。在果季外,咬食心苗叶片,造成叶片枯死。果实残缺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成虫卵产在有机质多的堆肥或疏松的土壤中。产卵期6月中旬至7月末。卵期平均12天。幼虫在土中生活,冬季一般躲藏在表土30厘米以下,最深60厘米,春末夏初在地下30厘米上下,最深达45厘米。幼虫老熟后,在土中作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 (1)腐熟的堆肥和厩肥,常是越冬幼虫集中的场所,最好在每年4月底以前用完。用肥时发现有幼虫和蛹,要及时消灭。 (2)采取人工捕捉办法,消灭盛发期成虫。 独角犀(Xylotrupes gideon Linne)又称独角仙,俗称吱喳虫、鸡母虫。属鞘翅目犀金龟子科。成虫咬食菠萝果实,常几只、十几只群集在果实上取食,把整个果咬食空。菠萝果实成熟前和采果后,成虫为害心苗,从里向外,咬食心苗内层几张叶片基部叶肉,留下纤维,使叶片逐渐枯死。广东、广西一些菠萝产区受害相当严重,损失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