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曲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曲剧

曲剧

从曲艺演变而成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北京曲剧、河南曲剧、四川曲艺剧等。
北京曲剧是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发展而成的。单弦牌子曲也称“八角鼓”,是采用牌子曲连缀体,三弦伴奏,八角鼓击节演唱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它的曲调大多来自民间,曲调生动、活泼,适宜表现现代生活。北京曲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影响。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顾荣甫等首先用这一新的戏曲形式演出了《新探亲》。随后,又演出了老舍编写的现代戏《柳树井》。北京曲剧的代表剧目有《张桂容》、《啼笑因缘》、《箭杆河边》、《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民间歌舞“踩高跷”的基础上形成的。1926年走上舞台,发展成为戏曲剧种。河南曲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其他剧种的音乐表演艺术。曲调清新淳朴,优美动听。伴奏乐器有坠胡、三弦、筝、琵琶等。角色行当分生、旦、净、末、丑。著名的演员有朱天水、朱六来、张新芳、王秀玲等。剧目最初多为民间小戏,反映家庭生活,如《安安送米》、《李豁子离婚》、《小姑恶》等。后来逐渐演出大型剧目,如《白蛇传》、《铡太师》等。解放后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卷席筒》、《陈三两爬堂》、《寇准背靴》等,都有一定影响。
四川的曲艺剧是在扬琴、竹琴、清音、车灯、花鼓、评书、金钱板等四川曲艺表演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抗战初期,俞伯孙等人创作演出了扬琴剧《香莲闯宫》,稍后又演出了清音剧《尼姑思凡》。四川曲艺剧的音乐多来自扬琴、清音、车灯等,具有浓郁的四川特色。新中国建立后,四川曲艺剧作品迭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李慧娘》、《杜十娘》、《抓壮丁》等。

☚ 目连戏   秧歌戏 ☛
曲剧

曲剧

近年流行于北京市的一种剧种。在曲艺单弦化妆彩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多用“太平年”、“云苏调”、“湖广调”等民间俗曲。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还善于表现现代生活。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顾荣甫等首先演出了《新探亲》,最初称为“新曲艺”,后改称“曲剧”,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个新剧种。代表剧目有《啼笑姻缘》、《箭杆河边》、《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 曲艺   曲艺 ☛

曲剧

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河南曲子戏、高台曲。是20世纪20年代在河南的民间说唱艺术洛阳曲子(小调曲子)和南阳曲子(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流行于河南外,还在陕西、安徽、湖北等部分地区流行。其音乐为曲牌联套体,唱腔曲牌有150多个,唱腔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朴实自然,悠扬缠绵,抒情性强。伴奏乐器以坠胡、三弦、筝、琵琶为主,并采用了锣鼓等打击乐。传统剧目有200本左右。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屈原》、《胭脂》、《花庭令》、《阎家滩》、《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草人媒》等,编演的现代戏有《赶脚》、《掩护》、《游乡》、《下乡》、《儿女传奇》、《双美赞》、《情系青山》、《五福临门》、《酷情》等。其中《赶脚》、《下乡》、《陈三两爬堂》、《游乡》 、《卷席筒》 、《风雪配》 、《寇准背靴》、(《背靴访帅》)已摄制成影片。著名演员先后有朱天水、朱六来、李金波、赵和洲、蓝辑吾、张新芳、王秀玲、邢金萼、刘道德、马琪、谢禄、周玉珍、高桂枝等。

曲剧

opera derived from ballad sing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