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查田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查田运动 1933年起,中央苏区开展了群众性的查田运动。同年6月,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八县查田运动大会。规定查田运动是查阶级,即查地主富农阶级,不是按亩查田。它的阶级政策是以工人为领导,依靠贫农,联合中农,削弱富农,消灭地主。10月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纠正查田运动中出现的“左”的错误,作出《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并批准毛泽东所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的依据。 查田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分配土地后进行的群众性的清查土地、清查阶级的运动。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生了一些“左”的错误。 查田运动 查田运动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在分配土地后所进行的清查土地运动,是土地革命的继续。目的是发动群众清查漏划的地主、富农, 按照当时的土地法没收和分配他们的土地、财产。1933年6月起, 在中央苏区、湘赣等根据地相继开展。6月至7月中央苏维埃政府召开8县苏维埃负责人查田运动大会及8县贫农团代表大会等会议,经广泛动员;查田运动全面开展。运动中,一度出现“左”的偏差。1933年10月,中央政府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两个文件,作为划分农村阶级的标准,强调不要侵犯中农利益,不要把富农弄成地主,查田是查阶级,不是按亩查田。开始纠偏,运动好转。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又提出“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与消灭地主”的正确的阶级路线。查田运动在毛泽东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1934年3月15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查田运动的问题》后,查田运动又出现反复。整个运动总的是在王明路线过“左”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发生了不少问题。 ☚ 开垦荒田荒地办法 才溪乡劳动合作社 ☛ 查田运动 查田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分配土地后于1933年至1934年开展的清查阶级和土地的群众运动。查田是为了查漏划的地主富农,彻底消灭封建势力,巩固和纯洁苏维埃政权。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和苏区党组织领导进行了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斗争。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把持着中共中央领导权的王明等人认为,各个根据地特别是中央根据地原先实行的限制而不是消灭富农经济、给地主以生活出路的土地政策,是“富农路线”、“非阶级路线”,曾多次提出严厉批评。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又多次重复这种指责,决定开展查田运动,并责成已被撤销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担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实际上处在被排挤地位的毛泽东,通过苏维埃政权系统推进查田运动。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6月2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要求“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依据1931年12月1日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则分与较坏的劳动份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普遍深入的查田运动。训令称:“现在各苏区,尤其是中央苏区,尚有广大区域,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地方的农民群众,还没有最广大的发动起来,封建残余势力,还没有最后的克服下去,苏维埃政权中、群众团体中、地方武装中,还有不少的阶级异己分子在暗藏活动着,还有不少的反革命秘密组织在各地活动,破坏革命。”“在这个广大区域内,进行普遍的深入的查田运动,在2百万以上群众中,发展高度的阶级斗争,向着封建势力作最后一次的进攻,而把他们完全消灭,是各地苏维埃一刻不容再缓的任务。”根据党的要求,毛泽东参加了对这个运动的领导,但他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力,很难对运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防止和减少运动的偏差。6月14日,在瑞金召开了8县查田运动动员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报告,着重指出了查田运动的内容:“查田运动是查阶级,不是按亩查田。按亩查田,要引起群众恐慌,是绝对错误的。”“查阶级是查地主富农阶级,查剥削者……不得挨家挨户去查,挨家挨户去查要引起群众恐慌,是绝对错误的。”在运动开始前,毛泽东曾派干部到一个乡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在对运动的指导中,他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左”倾冒险主义的正确的政策和方法。当运动迅速发展以后,“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大量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被错化为地主富农而加以打击,很多富农被当作地主加以打击,发生了严重侵犯中农利益、消灭富农经济的错误。1933年9月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不得不作出第二次决议,承认查田运动犯了某些错误,并责成临时中央政府负责纠正。1933年10月10日,为纠正运动中发生的“左”的错误,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并批转了毛泽东起草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的文件,规定:一家有无主要劳动“是区别富农与地主的主要标准”;“富裕中农与富农不同的地方,在于富裕中农一年剥削收入的分量,不超过其一家中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富农则超过百分之十五”。然而,1934年3月15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却又根据同年初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有关决议精神,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查田运动的训令》,指责纠正过“左”的错误,是阻碍开展查田运动并给地主富农以反攻的机会,规定“在暴动后查田运动前已经决定的地主与富农,不论有任何证据不得翻案,已翻案者作为无效。”这样,“左”的错误又进一步泛滥起来。 ☚ 退还谷票 减租减息 ☛ 查田运动 查田运动指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在分配土地后所进行的清查土地的运动。1933年6月开始。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在土地改革中,有些地方的封建和半封建势力并没有肃清; 同时,在王明“左”的土地政策的影响下,存在着侵犯中农利益,阶级阵线混乱的现象。为了彻底消灭封建残余势力和纠正错划了的阶级成份,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红色政权,开展了查田运动。其任务是,一方面清查隐藏在农民中间的地主和富农,没收他们占有的大量土地和现款; 另一方面也要查清中农的状况,还其应得的权利,以团结他们,共同对敌。开展查田运动贯彻的阶级路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依靠贫农,联合中农,去削弱富农,消灭地主。查田运动的开展,对于巩固和发展土地革命的胜利,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土地房产所有证 农民协会 ☛ 查田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群众性的检查土地和清查阶级的运动。1933年6月初,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与苏区中央局相继发布了《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和《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决定在中央苏区开展普遍的查田运动。查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封建残余势力,解决土地问题。10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公布了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和他写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两个指导性的文件,对查田运动健康的发展,正确解决土地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