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纬不分卷。清黄奭 (详见 《汉学堂丛书》)辑。据《隋书·经籍志》说,阮孝绪《七录》著录有《春秋纬》三十卷,宋均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宋均注《春秋纬》三十八卷。宋以后散佚。明代学者孙珏 《古微书》、清人赵在翰《七纬》、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乔松年《纬捃》,都有《春秋纬》辑本。黄奭从《春秋公羊注疏》中辑得五十条,从《开元占经》中辑得一百二十一条,从其他书中辑得五条,共一百七十七条,收入《汉学堂丛书·通纬春秋类》及 《黄氏逸书考·通纬》 中。 春秋纬有关《春秋》的纬书之总称。以神学解释孔子作《春秋》之事和《春秋》的内容。此类著作皆出现于两汉之际。三国魏宋均曾为其多种著作作注。原作及宋均注皆佚。明清学者从古文献中辑出多种。现在所知,主要有:(1)《演孔图》;(2)《元命苞》(亦作《元命包》);(3)《文耀》;(4)《运斗枢》;(5)《感精符》;(6)《合诚图》;(7)《考异邮》;(8)《保乾图》;(9)《佐助期》;(10)《握诚图》;(11)《潜潭巴》;(12)《说题辞》;(13)《命历序》;(14)《汉含孳》;(15)《春秋纬》(与前十四种内容有异同)。前十三种主要有明孙瑴辑本,收入《古微书》、《玲珑山馆丛书》、《墨海金壶丛书》、《守山阁丛书》;清赵在翰辑本,收入《七纬》;清马国翰辑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黄奭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汉含孳》主要有明孙瑴辑本,收入《古微书》、《玲珑山馆丛书》、《墨海金壶丛书》、《守山阁丛书》;清赵在翰辑本,收入《七纬》;清马国翰辑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春秋纬》主要有清刘学安辑本,收入《青照堂丛书摘次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