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也和地上的州县一样划分开来,并和州县相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行政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即把天上的星宿分属于地上的州国,使他们一一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等。这种看法,就是所谓分野的概念。 星宿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甲(依《淮南子·天文训》);后来又按各州县来分配,如表乙(依史记·天官书》)。 星宿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表丙所示。 古人建立星宿分野,主要由于迷信,为了观察所谓“讥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兵灾、疫疠等。如《素问·气交变大论》: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瞀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 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又如《论衡·变虚》讲到荧惑守心时说: “荧惑,天也; 心,宋分野也: 祸当君。”古人既然对星宿的分野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认识,就必然反应到许多有关的医学作品中。我们若不对它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就必然影响到我们的阅读能力。若能去伪存真地加以认识,则更有益于对古代医学的发掘和整理。
表甲 宿 | 国 |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斗牛 女 虚危 室壁 奎娄 胃昴毕 觜参 | 郑 (河南新郑) 宋 (河南商丘) 燕 (河北、 辽宁) 越 (浙江) 吴 (江苏、 安徽、 浙江) 齐 (山东北部) 卫 (河南淇县) 鲁 (山东西南部) 魏 (河南开封) 赵 (山西中部, 陕西东北 部, 河南西南部) |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 秦 (都陕西咸阳) 周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楚 (湖北) |
表乙 宿 | 州 | 角亢氐 | 兖州 (山东西南部, 河南 东部) | 房心 尾箕 斗 牛女 | 豫州 (河南) 幽州 (河北、 辽宁) 江湖 (江苏南部) 扬州 (安徽淮河和江苏长 江以南) | 虚危 室壁 奎娄胃 昴毕 | 青州 (山东北部) 并州 (山西、河南北部) 徐州 (鲁南、苏北地区) 冀州 (山西、 河南、山东、 河北间地区) | 觜参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 益州 (四川) 雍州 (陕、甘、宁、青地区) 三河(黄河以东及南北地区) 荆州 (湖北) |
表丙 次 | 国 | 星 纪 玄 枵 娵 訾 降 娄 大 梁 实 沈 鹑 首 鹑 火 鹑 尾 大 火 折 木 寿 星 | 吴越 齐 卫 鲁 赵 晋 秦 周 楚 宋 燕 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