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语大字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主编。从1985年起由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陆续出版,1990年出齐。《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全书共8卷册。此书是汉字楷书的汇编,共计收到单字56000左右。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注意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到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学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律。在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到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此书的体例特点是:(一)收到楷书单字,并根据存字、存音、存源的原则在单字下的收少数复词。(二)收字以历代辞书为依据,并从古今著作中增收部分单字。(三)释文和现代例证用简化字,其余用繁体字。(四)单字按照与《汉语大词典》共同商定的200部分部排列,部首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同笔画的部首按一(横)、丨(竖)、丿(撇)、(点)、乙(折)5种笔形顺序排列。同部首的单字排列也按照这种顺序。(五)有古文字的单字,在字头后面选列阐明形音义关系的需要,酌附字形解说。(六)多音多义字,用(一)(二)(三)……分列音项;同一音项下有几个区别意义的反切,用……分列;一个音项下统率的义项,用①②③……分项,一个义项中需要分述的用1、2、3……表明;如需再分层次用a、b、c……标示。(七)注音分现代音、中古音、上古音三段。现代音用汉语拼音方案标准。中古音以《广弱》、《集韵》的反切为主要依据,并标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以近人考订的30部为准。(八)释义力求准确全面。多义字一般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顺序排列。(九)引证(包括书证和例证)标明书名、篇名或卷次。(十)有些名物字附插图、以助释义。

此书是一部完备而谨严的大型汉语字书。其各分卷均附该卷部首检字表,末卷附总检字表。

《汉语大字典》

大型字典。徐中舒主编。8册。收字54678个,是我国目前收字最多、编排体例严密、形音义的排列和解释较科学和准确的语文工具书。 编排体制如下: (a)设200部首,以笔画多少为次,笔画相同的以笔序为次。 同一部内单字也这样排列。 和 《汉语大词典》保持一致, 便于互相参照。 (b) 字头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 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 小篆和隶书形体, 按时代先后排列, 并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c)注音分现代音、 中古音、上古音三种。 现代音用汉语拼音标注, 一般以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定的为准。 中古音以 《广韵》、 《集韵》 的反切标注;上古音只标韵部。 (d)多音多义字分层标示。 (e)收古义,亦收今义,还适当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f)在通行的繁体、正体下注音释义,简体和异体作为字头收列, 但不再注音释义。 (g) 引证出书名、 篇名和卷次, 有的还标朝代、 作者名。 (h) 每册前设本册部首目录和检字表; 末册附全书检字表。 卷末还附有“补遗”, 收正文查不到的漏字。 书后附 “主要引用书目表”、 “上古音字表”、 “中古音字表”、 “通假字表”、“异体字表”等10多类表。本书值得改进之处: (a)正文每页框下缺少本页横列字表, 不便翻检; 卷末总检字表量大, 有些字笔画也不好定, 翻检一字, 耗时甚多,应增设四角号码检字。(b)义项有明显的漏落、含糊, 释义有失误。 尽管存在以上缺点, 但并不影响它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应有的地位。

汉语大字典

大型工具书。徐中舒主编。共八卷(其中第八卷是附录和索引),每卷约250万字。全书收楷字字头56000左右,是当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对每个汉字的形、音、义都有历史的、全面的反映。在字形方面,对古今楷书汉字作了整理,并收列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和隶书形体,还简要说明其结构和演变。在字音方面,采取三段标注法,对所收的单字注出现代读音, 并根据可能,反映其中古和上古的读音情况。在字义方面,义项完备,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书证,并可据以确立义项的,都一一分列。对多义字的解释,按本义、派生义、通假义顺序排列,理清其源流,反映其发展。此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国内外汉语字典之大成,集古今汉语文字研究之精粹。各行各业的读者在涉猎中国文献、图书资料时,都可以从此书中得到帮助,以解决在汉字形、音、义方面所遇到的疑难问题。1986年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预计1989年出齐。

《汉语大字典》

工具书,当今世界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主编徐中舒,常务副主编李格非、赵振铎。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国家 “六五”、“七五” 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国内4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16载编纂而成。四川省参与该项工作的有成都市、重庆市和南充地区10余所高等院校200多位专家、教授。全书2500多万字,收楷体字头54000多个,比 《康熙字典》 多7000余字。每个字头的确定、语音的标准、义项的建立都经过严格的审定和研究,吸收了古今大量研究成果,补充了旧字典中许多不足,纠正了不少前代辞书的讹误。注音上,兼及上古音,在大型字典中可谓独一无二。每个义项都有大量例证,总共引书数千种,为以往任何字典所不及。问世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美国国际出版公司1991年9月出版繁体字本 《远东·汉语大字典》,在世界各地广泛发行。1992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语言学一等奖。并获首届国家图书奖、首届中国辞书奖。

《汉语大字典》

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主编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编写。1986~1990年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册,是当今世界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全面反映汉字形体的源流演变,所收汉字一般标有现代普通话读音,并收列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还出有简编本和袖珍本。收单字54678个,总字数2030万字,字头按部首(200部)排列。1993年出缩印本一册。

汉语大字典

259 汉语大字典

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徐中舒主编。全书8卷,2500余万字,共收列汉字字头54678个,较《康熙字典》多7643个,按200部首分部编排,是当今世界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它上溯甲骨,下至现代,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到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到中古反切,标注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及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历史地、正确地反映了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该书是我国400多位专家学者和四川、湖北两省出版工作者艰辛劳动15年的成果,编纂精心,体例严谨,所引书证、例证均标明出处。由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年已全部出齐。

☚ 汉语大词典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Hanyu dazidian

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共8卷。1975年开始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1984年初稿完成,1985年分卷出版,至今已全部出齐。《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单字5. 6万左右,分列在200个部首之下,每个单字条目由字头、解形、注音、释义、引证组成,释文和现代例证用简化字,其余则用繁体字,单字的编排采用部首编排法。汉语大字典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还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 还适当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总之,无论是对汉语文的工作者,还是对一般的使用者,汉语大字典都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 现代汉语词典   中文大辞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第一卷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出版。16开,(正文)810页。《汉语大字典》计划出书8卷,共收列单字56000个左右。在字形方面,以楷书单字立目,条目下收列能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并适当地收录复音词中的词素义。书证一般选用不同时代的作品,以反映字义的运用情况,每条书证均注明篇名或卷数。全书根据《康熙字典》214部改造为200部首排列(与《汉语大词典》相同),同部首字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横、竖、撇、点、折五种起笔笔形为序排列。此书比较全面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是迄今收字最多,义项最完备,书证最丰富,体例最严谨的大型汉语字典。
第一卷收录从“一”到“山”部39个部首的字,约7500个。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

☚ 实用汉字字典   常用汉字详解字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16开,8卷共5746页。共收列单字5.6万个左右,在形、音、义诸方面对其详加考释。全书按据《康熙字典》214部改造而成的200部首排列,同部首字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本书是迄今我国收字最多、义项最完备、书证最丰富的汉语字典。(本书第一卷介绍见“正编”。)
第二卷 1987年10月出版。733页。
第三卷 1988年5月出版。722页。
第四卷 1988年7月出版。655页。
第五卷 1988年12月出版。633页。
第六卷 1989年9月出版。686页。
第七卷 1990年5月出版。658页。本卷后附有本书主要引用书目表。
第八卷 1990年10月出版。807页。本卷是索引卷。

☚ 字典   文言常用八百字通释 ☛

汉语大字典

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为目前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全的一部巨型工具书。全书分8卷,共收字56000个左右。以字为中心,对每个汉字的形、音、义都作历史的、全面的反映。在字形上,以楷书为字头,下列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在注音上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义项完备,并注意清理源流。1986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卷。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徐中玉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至1990年10月出版。全书共8卷。8册。收字54678个,按200个部首分部编排。每字解说,在字形方面,选收能反映形体源流演变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尽可能用汉语拼音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中古反切和标注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重考释常用字的冷僻字和生僻字的义项,并配有例证和书证。第1-7卷卷首均列“部首表”、“新旧字形对照举例”以及本卷的“部首目录”和“检字表”。第7卷卷末附有“汉语大字典主要引用书目表”。第8卷为附录,包括“附录”(10种)、“汉语大字典分类部首表”、“笔画检字表”、“补遗”和“后记”5部分。

☚ 通用小字典   简明汉语字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简编本

李格非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 快速识字字典   趣味汉字字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写的第一部大型字典,当今世界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宣传工作者必备的重要工具书。全书共八册,收楷书单字54678个,总字数超过2500万。语言学家称之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文字丰碑”。这部集古今汉字之大成的一代巨著在历时十个春秋后终于于1986年开始出版,1990年全书出齐。1975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拟定编写了出版规划,经周恩来和邓小平批准后实施。在编纂过程中,400多位专家学者查阅了数千种古今典籍,制作资料卡片近400万张,16开油印初稿本叠放在一起高达2米多。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不仅对古今楷书汉字作了整理,并收到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还简要说明其结构和演变。在字音方面,采用三段标注法,对所收的单字注出现代读音,并根据可能,反映其中古和上古的读音情况。在字义方面,义项完备,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书证,并可据以确立义项的,都一一分列。

☚ 半实时   主题词 ☛
000048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