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孙皇后?—1462
孙氏,邹平(今山东邹平) 人,出身低微,父孙忠为县城主溥,与仁宗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同乡。夫人经常出入宫禁,言孙忠有一女,美貌绝伦,于是应召入宫,时年尚幼,由诚孝皇后抚育。宣宗即位,封为贵妃。前朝册封贵妃有金册无金宝,宣宗十分宠爱孙贵妃,于宣德元年 (1426) 五月特请示太后,命尚宝司制金宝赐与贵妃,贵妃有金宝自此开始。从此孙氏在宫中地位与皇后胡氏不相上下,胡皇后性贤淑,软弱,无子嗣,且多病,孙氏觊觎后位已久,私养宫人之子 (即后来英宗),从此宣宗更加宠信孙氏,疏远冷落皇后,三年后宣宗命皇后上表辞位,赐号静慈仙师,退居长安宫。胡氏被废后,册封孙氏为皇后,英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 (1449) 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朝中无主。孙太后一面命留守京城的郕王朱祁钰监管国事,一面同英宗后钱氏收集宫中珍宝赎还英宗。同年九月朱祁钰自立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年号景泰,遵孙氏为上圣皇太后。英宗还朝后,朱祁钰无意让位,将英宗以太上皇名义幽居南宫。景泰八年(1457) 石亨等起兵迎请英宗复位,首先密告孙太后,太后允许英宗复位,改年号天顺。天顺六年(1462) 九月太后崩,上尊号圣烈慈寿皇太后,明朝宫闱有徽号自孙太后始,合葬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