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复古主义运动
明代中叶“前七子”积极倡导、“后七子”继承推行的诗文拟古运动。明初,歌功颂德、粉饰升平的“台阁体”曾长期统治文坛。随着朝政日益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不少诗文作者遂对这种“雍容典雅”、粉饰现实的文风深为不满。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揭出“复古”旗帜,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希图从秦汉散文和盛唐诗歌中寻求诗文出路,得到精神鼓舞。嘉靖、隆庆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继之而起,更相标榜,把复古运动推向高潮。此一运动持续百年之久,虽在打击台阁文风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因脱离现实, 盲目复古,以拟古代替创新,结果走上形式主义道路,对创作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