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音病证名。即喑。出《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此为暴喑。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而无音者为久喑。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叫子喑。《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此无须治疗,产后即恢复。中风舌不能转运语言而謇涩者为舌喑。聋哑人,其不能发音者,多系先天耳聋也。参见喑及有关各条。 无音指说话时仅有口形而没有声音。 无音wúyīn证名。说话不能出声。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寒邪客于会厌, 影响会厌开阖, 以致卒然无音( 《灵枢·忧恚无言》)。二是中风风痰阻络, 舌不能转动而舌謇不语。三是妊娠后期胞脉、肾脉不通, 产生音哑或失音。即子喑。详该条。 无音wú yīnaphon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