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极wú jí

无尽,无边,无比。李白《姑孰十咏·姑熟溪》: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刘长卿《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卢照邻《陇头水》: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无极

无极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多用来形容“道”的无形无象,不可穷极。

(文)

☚ 新   日新 ☛
无极0557非常;十分。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芳雪梅记》:「商琼~喜欢欣。」

无极

太极拳名词。《太极拳论》曰: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有多种涵义。(1)表示一种状态,即太极的阴阳相合、高度平衡状态。此时无棱角,无虚实,混元一气。所谓 “体无虚实阴阳之分,神无上下南北之感”。“阴阳不分为无极”。(2)指具体的锻炼方法,即静功。是一种内修的过程,如练习 “无极桩”等。杨澄甫:“不动为无极”。指体安意静。孙禄堂解释为: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浑浑噩噩,一气浑然者也。”

无极

无极

语出《老子》:“复归于无极”。指宇宙最原始的、无形无象的本体。某些拳家借用此词,引申其义为:
❶以练习拳路的预备式之初,外形不动、内意浑沌之时为“无极”。陈鑫:“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 身桩端正,两足并齐, 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不无名, 名之曰无极”(见《陈式太极拳》)。
❷以尚未练拳之先为“无极”。孙禄堂《形意拳学》:“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
❸指腹部。孙禄堂《八卦拳学》依“近取诸身”说,比附人体云:“腹为无极”。

☚ 拿法   有极 ☛

无极

道家称派生宇宙万物之本源为无极。语出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宋周敦颐《濂溪集》一《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参见 【太极】。

无极wú jí

没有边界,无穷无尽。《九辩》:“莽洋洋而无极兮。”《七谏 ·怨世》:“独冤抑而无极兮。”

无极wú jí

❶指派生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
❷没有穷尽。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

无极

205 无极

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老子》:“复归于无极。”《庄子·在宥》:“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北宋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之说。后来宋儒一般都认为,太极就是世界之本源,并非太极之上或之外还有无极。南宋朱熹认为,无极是太极的形容词。陆九渊则以为“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与朱元晦书》),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 “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无有不极,乃谓太极。” (《思问录·内篇》)

☚ 太虚   太极 ☛

无极

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庄子·在宥》称:“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列子·汤问》云:“物之终始,初无极矣。”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有“有生于无”之意。此后宋儒一般认为,太极之上或之外不须再设无极。朱熹认为:“无极”实即“太极”的形容词;陆九渊指出:“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明清之际王夫之则说:“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思问录·内篇》)

无极無極wú jí

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医方考·妇人门第七十》:“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