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鹵(卤)Lǔ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晋有大卤,地名,必以地为氏。”大卤故城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一百里。 汉代有卤公孺,太原人,任侠。 鹵lǔ❶一作“滷”,鹹地,土有堿性。不適於種植。見“鹵莽”。 ❷通“魯”,遲鈍。李尤《東觀賦》:“臣雖頑鹵,慕《小雅·斯干》歎詠之美。” ❸掠奪。與“擄”同,亦指擄獲之物。張衡《西京賦》:“置互擺牲,頒賜獲鹵。” 鹵“卤”的繁体字。 ❶不生谷物的咸卤地; ❷愚钝;通“鲁”; ❸大盾。 ❹掠夺。 上一条: 卤 下一条: 滷 卤鹵、滷ㄌㄨˇlǔ二2608①动夺取。古方言。汉扬雄《方言》第十二:「~,夺也。」清钱绎疏:「《史记・高帝纪》:『毋得~掠。』《集解》引如淳曰:『~,抄掠也。』」②动讨厌;憎恶。闽语。广东潮州〖lou53〗、揭阳〖lou53〗。伊~伊个大仔,惜伊个细仔他憎恶他的大儿子,喜爱他的幼子。③动燉(用温火慢煮)。闽语。台湾〖 〗。~肉。④动用盐微渍菜。胶辽官话。山东莱阳。1935年《莱阳县志》:「盐渍菜曰醃,微渍曰~。」⑤动泥、盐、米粉等物粘糊在某物的表面。湘语。湖南长沙〖lau41〗。下雨哒,招呼~一身黄泥巴回来就是的‖把肉~点盐。⑥形潮湿。⑴北京官话。北京〖lu214〗。晾的衣裳还~着呢‖夜里的露水~衣裳。⑵冀鲁官话。天津〖lu213〗。大热天,衣裳都是~的。⑶吴语。浙江金华岩下〖lu113〗。⑦形鲁莽。晋语。河南汲县〖 〗。都说您那边儿人~!⑧形笨。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桓台〖lu55〗。⑨形性格不开朗。东北官话。东北〖 〗。舒慧《四走王家》:「原本这人性子又闷又~。」⑩名盐碱地。古方言。《说文・卤部》:「~,西方咸地也。东方谓之㡿,西方谓之~。」《释名》:「地不生物曰~。」⑪名羹。闽语。福建厦门〖 〗。豆腐~豆腐羹。⑫名芡粉。闽语。福建厦门〖 〗。拍~勾芡。⑬名汁液;汁水。吴语。浙江黄岩:水蜜桃的~多得猛多‖谗唾~唾沫。浙江平阳〖ly54〗、苍南金乡〖lu35〗。肉臭了~渧出。⑭名油水。比喻好处。北京官话。北京〖lu214〗。做小买卖儿,没什么~。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壤地 > 鹵1 鹵1 lǔ 亦作“滷”,亦稱“斥”。即斥鹵,不生五穀的鹽鹼地。《書·禹貢》:“厥土白墳,海濱廣斥。”陸德明釋文引鄭玄云:“斥,謂地鹹鹵。”孔穎達疏引《説文》云:“鹵,鹹地也。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釋名·釋地》:“地不生物曰鹵。”《宋史·劉温叟傳附劉凡》:“邠地鹵,民病遠汲,凡浚渠引水注城中。”《元史·河渠志二》;“自孟津以東,土地疏薄,兼帶沙滷。”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鹵2 鹵2 lǔ 亦作“滷”。鹹水,可提取鹽。《玉篇·水部》:“滷,醎水。”宋·沈括《夢溪筆談·辯證一》:“蓋巫咸乃濁水,入滷中則淤澱鹵脈,鹽遂不成。”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作鹹》:“侯潮滅頂冲過,鹵氣由沙滲下坑中,撤去沙葦,以燈燭之,鹵氣冲燈即滅,取鹵水煎煉。”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防護具 > 橹 > 鹵 鹵 lǔ 鹵luFB75 “卤”的繁体。 鹵lǔL264 “卤”的繁体。
鹵碱地;通“鲁”、“滷”:~素/~莽/~掠/~钝/~化/~砂/~代烃/~担船。△~城/~簿(帝王出行之仪仗)。 〖鹵〗 粵 lou5〔老〕普 lǔ 通「魯」,愚鈍。莊周《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莽。」
鹵卤, 甲骨文; 金文; 篆lǔ[像鹽罐子裏的鹽粒形。(《説文》:“鹵,西方鹹地也。從西省,象鹽形。安定有鹵縣。東方謂之 ,西方謂之鹵。”鹵:鹽罐子。鹵像盛在鹽罐子裏的鹽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鹵鹹》:“凡鹽未經滴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 鹵(lǔ)“ ,西方鹹地也。从西省,象盐形。安定有鹵县。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鹵。凡鹵之属皆从鹵。”(郎古切) 甲骨文作 、 等,金文免盘作 ,象盐粒在容器中。卜辞或用其本义,如:“庚卜,子其见(献)丁鹵,以?”(《花》202)[1]《说文》谓鹵从西省,是根据小篆字形来解释的,不符合实际。但说中间象盐形则是对的。从晋姜鼎“易(赐)鹵积千两”等看,鹵似是可以计量的制成品,大概是粗盐。 戴侗《六书故》:“鹵,内象盐,外象盛鹵器,与卣同。”“鹵”构意是“盐”。如果加以区分,那么鹵指生盐,而盐指加工过的鹵。《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鹵。”“东方谓之斥”句,《说文》中“斥”训“卻屋”,段玉裁注:“谓开拓其屋使广也。”大概鹵地易坼裂,故称斥。古代典籍中,鹵多作通假字,如通“橹”,《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鹵。”还可通“掳”,如《史记·吴王濞列传》:“今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鹵御物,朕其痛之。”还通“鲁”,笨,愚钝,如《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鹵莽。” 《简化字总表》把“鹵”简化成“卤”,省去原字中的四个点。 鹵部有两个属字。如“鹹”字下云:“衔也。北方味也。从鹵,咸声。”简化为“咸”。 鹵 ☚ 鹵部 鹹 ☛ 鹵 (lǔ)郎古切。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从“西”之籀文“卤”,點象鹵形。 【按】㡿,音chì,《説文》釋爲“郤屋也”,取開拓房屋之義,引申表示拓寬、開拓。 鹵 *鹵lav[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西方鹹地也。从西省,口象鹽形。安定有鹵縣, 東方謂之㡿, 西方謂之鹵。 凡鹵之屬皆从鹵。(十二篇上) 鹵味的袋包,中實香料。 ☚ 庶 莫 ☛ 00000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