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 (经过共产党) 领导和团结劳动群众进行的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逐步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关系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空前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过去一切革命具有明显的区别: 以往的一切社会革命,都是由少数人发动,为少数人谋利益,尽管劳动群众也曾参加革命斗争活动,但只是不自觉地为少数剥削者的利益而行动,所以过去一切社会不能把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稍微长期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而无产阶级革命是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斗争,代表着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被压迫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因而能够且必须使广大劳动群众同无产阶级结成巩固的同盟。以往的一切社会革命,都是为在旧社会形态内部孕育的新生产关系的发展开辟道路,革命的任务是夺取政权,并使这种政权适合已有的经济形式,夺取政权就意味着革命的结束;无产阶级革命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没有具备时发生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社会内部产生的,因此,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不意味着革命结束,而是革命的开始,消灭私有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往的一切革命,其结果是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去掌握政权,其基础都是私有制,因而无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直接利用原有的国家机器为自己的政治统治服务;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要消灭私有制,必然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革命是同传统的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种革命当然要 “深深刺入了旧社会制度的内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1页)
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客观上具备了革命斗争形势,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革命积级性空前高涨,统治者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的全国性危机,只有在主观上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即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成熟程度以及一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成功,必须是成熟的客观条件和成熟的主观条件的统一。列宁指出: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一点,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列宁选集》第3卷,第19页)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国家政权。夺取政权是衡量革命成败的重要标志。如果不能夺取政权,即使无产阶级已经取得许多革命斗争的成果,反动统治阶级也一定会利用政权的力量进行镇压,使无产阶级取得的革命成果得而复失。而且,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必须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主要依靠暴力革命。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机关,无产阶级革命如果不用革命如果不用革命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就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于各国的特点和条件不同,暴力革命所采取的形式也就不一样,可以是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形式,也可以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形式,还可以是其它一些形式。但是,坚持暴力革命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把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绝对化,并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尽一切努力利用这种可能性,积极争取走这种最无痛苦的道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采取什么道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进行选择和创造。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反抗; 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小生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逐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剥削阶级在思想道德文化上的影响;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存在的条件,最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来领导和组织,以求得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领导力量,保证无产阶级革命健康顺利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
即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同以往的一切革命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不以夺取政权宣告结束,而是要运用政权作为改造旧经济和组织新经济的杠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首先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运用政权有步骤地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消灭阶级差别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