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洋动物伤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海洋动物伤害 海洋动物伤害海洋动物伤害指某些海洋动物对人体的直接伤害。如鲨鱼可咬伤人体,水母、海蛇等螫噬人体并有毒液使人中毒等。 鲨鱼咬伤分级
救治和预后 立即抢救受伤者出水。出水后的急救主要是止血和抗体克。 在医院,休克控制后,作扩创术,伤口应延期缝合。如一周后无感染,可作缝合和植皮。伤员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和大量抗菌药物。鲨鱼牙齿上的病原菌主要是副大肠杆菌,对金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均敏感,但能抗青霉素。 预后 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抢救的及时、有效与否有密切关系。一般大血管咬断预后较差,死亡率高;中等血管咬断,如在现场抢救治疗及时、有效,可存活;未伤及重要血管通过有效治疗当可存活。 预防 尚无十分理想的防鲨、驱鲨或制鲨方法。根据情况可选取如下措施: 在有鲨鱼活动的海区和季节,不进行裸潜。着装潜水时,配备巡逻船,加强了望。如发现有鲨鱼活动,即发出警报。水面人员立即通知潜水员出水。不穿用白的或反光强的潜水服和器具。潜水员在水下不做不规则的活动,以免产生低频振动。潜水装具不沾有动物的血或腐败食物。潜水员在水下受伤出血后,应迅速上升出水。潜水应避开其它鱼群或有死鱼的地区。 鲨鱼有特别灵敏的嗅觉,厌恶同类腐尸的气味。还会避开乌贼放出的墨汁。根据鲨鱼的这些习性,可用醋酸铜和苯胺黑按一定比例配制驱鲨剂,因气味似鲨鱼腐尸、颜色似乌贼墨汁,用以驱鲨被认为是较好的化学驱鲨方法。 使用“电抗鲨标枪”,当刺及鲨鱼体可使之麻痹或产生电休克而死。另外,尚有用标枪的方式,将剧毒药物注入鲨鱼体内使之中毒。如注入饱和的硝酸士的宁液5ml,几秒钟后,鲨鱼即出现运动失调、抽搐和痉挛。 水母螫伤 水母常群栖于海洋、海湾和江河入海处。其主动移位能力很差,大都随波逐流。一般在早晨、黄昏和无风浪时出现在海面; 日光强烈或大风浪的天气都沉入水中。能伤人的水母主要有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 utriculus)、灯水母(Charybden rastonii)或称海黄蜂(Sea wasp)和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水母生有很多细长的触须(可长达15m)。每根触须上又有数以千计的充满毒素的刺细胞。刺细胞带有一条很细的刺丝。当触须接触到人体皮肤时,刺丝就将毒素注入人体,导致中毒。 临床表现 ❶局部反应: 被螫后,局部立即感到刺痛、烧灼或发痒。1~2分钟后,出现点线状、线条状或斑点状类似荨麻疹样皮疹,也可能出现水泡或小片出血。 ❷全身反应: 以水母种类、螫伤部位、面积、时间和受伤者的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表现为全身各部分粘膜充血、肿胀、咳嗽、咳痰、恶心、呕吐; 有的表现为全身倦怠、疲劳、肌痛; 有的则有头痛、腹痛、腹泻、肌痉挛、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 也有的出现过敏性休克。被海黄蜂严重螫伤后,伤者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 治疗 ❶螫伤后,尽快出水。迅速用衣服、海草或沙土擦除在皮肤上的触须和毒素,并用淡水洗净。 ❷为减轻反应,局部可用淡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白矾水等涂擦、冲洗。还可涂敷考的松软膏,抗组织胺药物或局部麻醉软膏; 也可用橄榄油、糖混合物或缓和洗剂作局部冷敷。 ❸为解除全身反应,伤员应取平卧位或头低卧位。必要时作人工呼吸,意识清醒者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有过敏性休克者可用肾上腺素,疼痛剧烈者可注射度冷丁,肌痉挛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液可促进毒素排出,必要时应使用呼吸、循环兴奋剂。 预防 尽可能避免与水母接触。如需捕捉水母,应使用捕捞工具,严禁用手直接捕捉。在夜间或水母密集区进行潜水作业,应穿潜水衣。已经脱落的水母触须或死亡的水母,仍能伤人,要提高警惕。 海蛇咬伤 海蛇都是毒蛇,上颌有两个通毒腺的毒牙。常栖居于大陆沿岸半咸水河口带。雨季河水猛涨、夹带大量有机物入海时,鱼群集中于河口带,食鱼的海蛇也多。目前已知海蛇大约有50多种。我国有海蛇9属15种,分布在北起山东,南至南海的岛屿及沿海。最常见的是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福建、两广(包括海南岛)近海特有的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a)。 海蛇的形态特征是: 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腹鳞大都退化(不发达或消失),故在陆地上行动极为困难。其长度大都在1m左右,少数可达3m以上。 临床表现 ❶局部反应:除被咬时有瞬间的刺痛外,伤口只有麻木感。伤口附近没有急性炎症反应,不红不肿,不痛不痒,因而,常有被咬伤后未引起注意而延误诊疗者。 ❷全身反应:开始可能有些焦急感或轻度欣快感。一般要在咬伤后经1~3小时潜伏期,才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海蛇蛇毒是神经毒,除有箭毒样作用(抑制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从而导致横纹肌松弛)外,主要是直接损害横纹肌,使肌纤维变性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全身肌肉松弛性瘫痪,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口不能张,面无表情,吞咽、语言、咳嗽等均有困难。呼吸慢、浅,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被动运动时,有肌疼痛感。在横纹肌完全瘫痪前,常有短时的肌紧张增加,腱反射亢进,肢体变硬。由于呼吸抑制,伤者胸前有压迫感,严重时唇、甲床紫绀,瞳孔散大。但伤者神志清醒,感觉无异常。由于横纹肌纤维破坏,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及钾盐,尿显深褐色(肌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堵塞下肾单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死亡多在伤后2~3天。死亡原因可能是呼吸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死亡率平均为25%左右。如能度过危险期,可以痊愈。但肌张力恢复较慢,约需经数月才能恢复正常。肾功能有时难以完全恢复。 诊断 有时较为困难。因咬伤局部即时反应不明显,特别是当咬伤较轻,伤者又没看到海蛇时。但可根据水中作业史,毒牙痕(绝大多数情况下,咬伤部位留有两个较大而深的毒牙痕)和症状的发展作出诊断。 急救和治疗 与一般毒蛇咬伤的处理相同,包括:早期缚扎(肢体近心部),冲洗伤口,扩创排毒,局麻药封闭,内服和外敷蛇药片,注射抗蛇毒血清或抗蛇毒素; 对症支持疗法和并发症的防治等。 咬伤后1~2天要特别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尿的情况。伤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预防 在海边、河道出口处、岩石周围和码头等海蛇常栖息的地方进行潜水作业,应提高警惕,如遇海蛇,应避开。普及海蛇咬伤的防治知识。 ☚ 放漂 水下爆炸伤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