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洋hǎi yáng(字)胡海,明代人,充征南将军。 海洋 海洋永植著。1935年8月8日北平大学出版社出版。收《昨夜夜景》、《生之饥渴》等诗18首。 ☚ 平澜诗集 烟 ☛ 海洋我心底怀着苍白的希望之光 向海浪问路,而雾蒙蒙的海洋 阴沉地轰响着对我答道: “忘掉光明的梦吧,把希望忘掉。 你相信的不过是骗人的幻想。 哪怕你终日寻找,长年流浪, 休想把上帝许给的福地找到。” 我顿时看透了骗人的梦, 怀着烈火般悲伤的思想, 我再向茫茫海洋痛苦地询问: 你为何不断养育激情的风暴? 为何如此激动?但阴沉的海洋 压低了隆隆怨声,藏进了雾中。 打开卷帙浩繁的世界文学史,受《圣经》文学的启示,从《圣经》文学中寻找题材和情节的作家、作品不胜枚举。其中,以圣徒探寻上帝的“天国”为情节线索的作品,首推但丁的《神曲》以及班扬的《天路历程》最为著名。这些作品承袭了《圣经》文学重要的文学母题,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艺术地探讨了人类与上帝,人类与物质世界,人类道德与人类最终命运等问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几百年过去,在俄国诗歌史册上,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巴尔蒙特的《海洋》这首短诗,它以同样的形式,探讨了大致同样的主题。诗歌是这样抒写的:诗人满怀着一线希望,“万里迢迢”去寻找“上帝许给的福地”。不幸,他迷失了方向,横亘在他面前的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诗人没有后退,他勇敢地询问大海,路在何方。然而他没有得到但丁那样的礼遇,危难之中,没有先人或“天使”从天而降,为其指引道路。“雾蒙蒙的海洋”只是阴沉地告诉他:你所追求寻找的不过是“骗人的幻想”,忘掉那个“光明的梦”吧,连同着希望,因为纵然你寻它千百度,也“休想把上帝许给的福地找到”。大海不仅没有给诗人带来上帝的福音,反而劝他打消念头,就此罢休,这就凸现了理想与现实无法统一的矛盾。天堂既不存在,寻找失去意义,要抛却幻想,即要消灭希望,结果当然应该是回头是岸了。但是,诗人并未迷途知返,也没有陷入失望之中犹豫不决,而是随即痛苦而又执著地继续询问海洋: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何不断养育激情的风暴?”“为何如此激动?”然而“阴沉的海洋”没有给诗人的探求以任何回答,它只是“压低了隆隆怨声,藏进了雾中”,空留下永恒的疑问。在现实世界中,诗人此时的处境是不幸的,它使我们想起古代哲人说过的话:“看到人类的盲目和可悲,仰望着全宇宙的沉默,人类被遗弃给自己。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光明,就象是迷失在宇宙的一角,而不知道是谁把他安置在这里的,他是来做什么的……”诗人真的茫然不知所措了吗?他还会继续寻找答案吗? “阴沉的海洋”为什么避而不答诗人的疑问呢?答案到底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耐人回味、思考。 很明显,诗中所言的“上帝许给的福地”并非《神曲》中的但丁和《天路历程》中的“基督徒”所寻找的真正宗教意义上的“天堂”,而是象征人类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是诗人进行思想探索的起点。而雾中的“海洋”,却包含多重意义,它既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象征,也是连接人与“天堂”境界的现实纽带,同时也可视为诗人艺术灵感中外化的精神世界。诗人与它的对话,显示出了现实与幻想、幻想与希望、希望与追求之间尖锐的矛盾:既然现实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幻想的余地,幻想之梦破灭,希望也就失去了依托,但是,生活之海为什么仍在不断地孕育生命的激情?而这生命的激情不正是希望与幻想的温床吗?按照这个思路试想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探索没有找到任何出路,他只是在迷惘之中对现实发生了永恒的疑问,其实,答案尽在这疑问之中。黑格尔说过,解决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在洋洋洒洒的《美学》这部巨著中,他专门论及了怀疑精神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怀有疑问,人就必定要有所追求,有所探索,这是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也是人的最终命运。《海洋》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 有人将前进无路、又不甘后退处于两难境地的诗人喻为希腊神话中受到诸神惩罚的西绪福斯,他汗流浃背不断地推石上山,巨石又不断地滚落山下,他徒劳无益地往返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用尽全部心力而一无所成”。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称其为荒诞现实中的“荒诞的英雄”,他宣称:“我让西绪福斯留在山下!人们总是看得见他的重负。”由于“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绪福斯是幸福的。”而我们但愿诗人不是留在山下的西绪福斯,他所寻找的也不是西绪福斯式的徒劳无益的“幸福”! 海;海洋hǎi hǎiyánɡ【同】 都是名词;都指被水覆盖的较大的水域。 海洋hǎiyáng泛指海和洋。 海洋hǎiyáng海和洋的通称。 海洋haiyang海和洋的统称:~覆盖着地球大约四分之三的面积|陆地上的一部分水资源未能利用,白白地流入了~|水族馆里有许多~生物。 海洋(反)大陆 陆地 大海、海洋;大陆、陆地○大海dà hǎi(名)广阔的海洋:~捞针|石沉~|蔚蓝的~|广阔的~|平静的~|变幻莫测的~|气势磅礴的~。 ○海洋hǎi yáng(名)海和洋的总称:~法|~学|~生物学|~性气候|船航行在~中|大~。 ●大陆dà lù(名)广大的陆地:~架|~坡|~性气候|~漂移说|欧亚~|发现新~。 ●陆地lù dì(名)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有时也除去江河湖泊)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海洋的面积|在~上生活惯了,不适应海洋上的船员生活。 海洋←→大陆 陆地hǎi yáng ← → dà lù lù dì海洋:海和洋的统称。 海洋 海洋海域 水宗 大壑 瀛海 海洋 ☚ 坡 溪涧 ☛ 海 海海(~内;~面;~天;~流;宝~)瀛 溟(重溟;四~) 澥 壑 天池天牝 水王 朝夕池 另见:水 广阔 渡水 天空 蓝色 ☚ 海 各种海 ☛ 海洋seas and oceans覆盖地球表面连接成巨大咸水区域的总称。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6×1010km2,体积约13.7×108km3。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靠近陆地的部分称为海,远离陆地水面极为开阔的部分称为洋。海洋水体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海兽类、藻类等等,这些都是人类食物和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海洋底部还蕴藏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块和其他的矿物资源等。海水实际上是各类盐类的水溶液,含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因此,海洋资源应包括海洋水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以及海流和潮汐动力资源。 海洋 海洋haiyang指地球上陆地以外的广大而连续的水体。靠近陆地的部分和被陆地所环绕的叫做海(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黑海、红海、地中海等),而远离陆地的广阔部分称为洋(如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所有的海和洋都互相沟通。我国东面是太平洋。海洋里有大量的水,起着调节地球上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海洋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其它资源,如鱼、虾等水产品和矿物等。海洋还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人们提供了最为经济的大规模运输手段。 ☚ 湖泊 土 ☛ 海洋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通常所称海洋指地球上广大连续水体,面积约为36 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体积约为137 000万立方公里,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海洋的中间部分叫“洋”,边缘部分称“海”,但也有处于大陆之间(如地中海)、伸入大陆内部(如黑海)或被包围于海水之中(如马尾藻海)的“海”。全球的洋与海彼此沟通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 海洋由海水水体、海洋生物、海底、海岸等构成的统一体。占地球表面积71%左右。 海洋 海洋由于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下个世纪人类将更多地依赖占地球面积71%的基本上未被开发的海洋。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每年提供的水产品至少可养活300亿人; 目前陆上石油开发已近极限,而埋藏在海底的1350亿吨石油和14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海洋矿产资源丰富,锰结核中的金属足够人类使用近万年; 海洋化学资源储量惊人,仅海水中的盐分,如果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会增加150米; 海洋中蕴藏的巨大能量,更是难以取尽用竭的。 ☚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分类 ☛ 海洋ocean 海洋seas and oceans;ocean;maritim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