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版面数学分析法
我国新闻研究者1987年提出的用定量分析法计量新闻价值的一种方法。研究者认为,影响新闻价值的要素有以下几点:(一)显要度。某项新闻在各家报纸上所占总面积越大,报道越频繁,其显要度越大,同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报纸群的数量越多,新闻的显要度越小。(二)关切系数。它反映读者对新闻的关切程度,可以通过对读者的抽样调查取得数据。当读者对某项新闻非常关心时,关切系数接近于1,实际显要度便接近于版面显要度。当报纸刊出假新闻时,关切系数必然趋向于0,实际显要度也必然大大降低。(三)变动率。新闻的版面值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应当大体反映现实中新闻事件的变动性。所谓变动率,即此时新闻事件的版面值与彼时新闻事件版面值之比。(四)时效性。一般认为时效是指新闻报道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的间隔,即绝对时效。由于社会条件和具体事件的差异,绝对时效会差别很大,因而在计算上一般采用“相对时效”。以上四项新闻价值要素均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将以上各定量指标加以综合,就可以测得以版面报道情况为基础的新闻价值值,其公式如下:
新闻价值(V)=k·
其中k为关切系数,p为显要度,Cr为变动率,Tr为相对时效。这个公式的含义是:报道价值与新闻的显要度、变动率及读者的关切系数成正比,与报道的相对时效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