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闻业垄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闻业垄断 新闻业垄断19世纪末以后西方国家控制和管理新闻业的主要形式。新闻业的垄断是从现代资产阶级报业开始的。由于竞争的结果,一些资本多、销量大的报业主或股份公司逐渐兼并了那些资本少、销数小的报刊,形成了在两个以上地区拥有两种以上报刊的报业托拉斯(报团)。西方最早的大报团是英国的北岩报团和美国的斯克列浦斯报团与赫斯特报团。广播电视业出现以后,很快也形成了垄断局面。一些国家由政府直接控制,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另一些国家则由私人公司垄断。前者如英、法、日等国,后者则以美国为代表。二次大战后,西方新闻业更趋高度垄断化。某些大垄断财团开始同时垄断报刊、出版、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多种传播业,同时还出现工商业垄断集团控制部分新闻业和新闻垄断集团控制部分工商业的情况。这种垄断的结果,一方面增强了新闻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使新闻报道受垄断集团的控制更加明显。西方一部分学者认为这将威胁新闻自由,因此主张加以限制;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新闻业垄断集团实力雄厚,独立性强,更有利于抵制政府干预,提高报道质量。 ☚ 媒介产业 新闻法 ☛ 新闻业垄断 新闻业垄断对新闻业的控制和管理的集中,达到独占程度的表现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业的垄断出现于19世纪末。由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报刊业也逐步集中到越来越少的报业主或股份公司手中,形成在两个以上地区拥有两种以上报刊的报团(报系)。最早的大报团是英国的北岩报团和美国的斯克利普斯报团。广播电视出现以后,一些国家通过约章或法令,建立起由国家间接控制的广播公司,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如英、法、日等国。另一些国家则形成广播电视私人垄断公司,如美国和大部分美洲国家。本世纪50—6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出版社等传播媒介的综合垄断,一些与传播有关的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也加入了这种垄断。一个垄断集团以某一种传播媒介为主,同时拥有其他媒介和部分工业、服务业企业;另一个垄断集团以工业、商业或服务业为主,同时也控制部分新闻业。这种垄断主要是经济运动造成的,也有政治因素的影响。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世界性的新闻业垄断集团,如澳大利亚人默多克的跨国新闻业垄断集团。有的传播学者认为,垄断在任何经济制度下都可能出现,但其范围和格局在不同国家却是十分不同的。由私人利益集团促成的垄断以发达国家表现得较为明显;由政府当局造成的集中,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随着交流工业所需资金的增加,对资金的控制和设备的供应往往落入大型企业之手。而在交流工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由中央政府掌握的地方,垄断也达到了顶点。信息革命使新闻传播的各种媒介都需要同样的技术和巨额资本来源,它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着当代的新层次的垄断。这种技术的使用和统一的资金调配,无论在公有制或私有制下,都可能造成更高度的垄断和千篇一律。因此,当代的新闻业垄断严重威胁着自由,有碍于民主,应予限制。另一些传播学者认为,不应简单地或全面地否定这种现象,而应该根据某个特定社会的现有消息总量来加以考察。在发达国家,新闻业的垄断导致资金雄厚、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和有吸引力、工作效率提高、独立经营能力加强,更有力量抵制政府的干预。 ☚ 新闻记者法 新闻本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