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斯科舍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

首府:哈利法克斯
面积:5.54万平方千米
人口:90.98万(1993)
主要城市:哈利法克斯、达特茅斯、格莱斯贝、新格拉斯哥、阿默斯特
语言:英语(93.1%)、法语(3.8%)、其他语(2.2%)、多语(0.9%)
加入邦联日期:1867年7月1日
国民生产总值:180.04亿加元(1992)
濒临大西洋,有“加拿大海上游乐场”之称。沿海多良港,在多次战争中都是军事要塞。渔业发达。海岸线长达7579千米,呈锯齿状,有崎岖的海角、宁静的港口和海滩,是旅游胜地。有3809个岛屿,在塞布尔岛近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层。昔日的荒野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生活水平。


位置


省花:五月花


盾徽


地 理
地形可分为五大区域:南部高原区,位于中南部,面积最大,沿海多岩石、海湾和岛屿,内地高180米~210米,北部边缘是南山山脉。北山山脉区,与南山山脉平行,从布洛米登角沿芬迪湾至布赖尔岛,绵亘190千米。在两大山脉间是肥沃的安纳波利斯谷地和康沃利斯河,是该省有名的苹果种植区;科伯奎德山脉,海拔300米,横跨坎伯兰县,长120千米。皮克图县高地起至乔治角的地区,布雷顿岛属高原林区,布雷顿角海拔最高点532米,是全省最高点。南部主要是低地。
地质多为古生代地质,高山地区多花岗岩。北山山脉是三叠纪火山运动的结果。皮克图、斯泰勒顿和莫赖恩等地多宾夕法尼亚纪的岩石,煤的蕴藏量丰富。
低地适于农耕,高山地区土层浅薄、多石。树木多为针叶,木质坚硬的不多。在沼泽区和多石的荒地,多地衣、蕨类植物和灌木丛。
湖泊棋布,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第一大湖布拉多尔湖面积930平方千米,已辟为水上娱乐场。半岛上最大的湖罗西尼奥勒湖也是水上娱乐场,湖畔有伐木场。半岛上的河流虽小,但在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默西河在伐木业和造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加里河和圣玛丽河以盛产鲑鱼而闻名于世。不少河上都建有小型发电站。芬迪湾潮水的落差达15米~18米,便于货物的装运。
由于受西部气流和南风的影响,气候复杂多变。大西洋沿岸1月平均气温约-4℃,夏季平均气温10℃以上。拉布拉多寒潮造成的结冰期较长,春季迟缓,多寒风和雨雾。夏季,尤其是六七月份,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潮相遇,沿海地区和海面上常常浓雾弥漫。秋季漫长,天气晴朗。沿海比内地温和湿润。亚默斯的无霜期约160天,内地仅100天。沿海降雨量1400毫米,降雪量1600毫米~2450毫米。
自然资源有限。渔业始终是最重要的产业。煤的储量较丰富。南部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明。在资源保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77年开始实行200海里捕鱼区,承认联邦政府对捕鱼量的调控权,以挽救濒于灭绝的鱼种;对湖泊实行控管,繁殖鱼苗,开展有关研究,以保护和促进内地鳟鱼和鲑鱼业的发展;维护设在苏伯纳卡迪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重点是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主要措施是建立空中巡逻机队以及时发出森林火警和报告灾情,向单位和个人提供造林和绿化用的树苗,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森林经营管理的效益等。
人口90.98万,占全国人口的3.3%。人口中,约72%是英裔,8%是法裔,8%具有英国人或法国人血统,其余是欧洲其他国家人、亚洲人、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后代。
据1981年统计,36.9%的人信罗马天主教;新教徒中,属联合教会的占20.2%,圣公会的占15.6%,浸礼会的占12.1%,长老会的占4.6%,路德教的占1.5%。
劳动力总数40.4万人(1987年6月),其中,失业人数占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工资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2/3。
据1986年统计,哈利法克斯县占全省人口的1/3以上,其中哈利法克斯地区有23.8万人,哈利法克斯市有11.5万人。悉尼和周围的6个市镇是第二大城市区。包括新格拉斯哥、斯泰勒顿等在内的皮克图县属市镇是第三大城市区。
历 史
当地最早的居民是米克马克人。1605年,法国人建立波罗亚尔湾居留地——欧洲人在现在的加拿大所建的第一个农场,也是阿卡迪亚的雏形。1621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将新斯科舍赐予W.亚力山大爵士。1613年、1654年和1690年,法国移民的农场先后三次被英国人占领,后又三次收复。1613年英军占领农场后未逃走的部分法国移民、1632年“新法兰西公司”派来的300人和后来的几十人成为现阿卡迪亚人的祖先。1710年,英国人第四次占领波罗亚尔。此后,按照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和约》,法国将阿卡迪亚割让给英国。1749年建立哈利法克斯后,约2万亲英分子和复员退伍军人纷纷迁入,形成英属新斯科舍的雏形。
亲英分子大都有钱有势,谋求特权。总督J.帕尔对此颇为反感。但继任总督J.温特沃思是亲英派,在其16年的任职期内,把亲英分子的后裔安插在政府各高级部门任要职,使亲英分子占支配地位。温特沃思竭力维护其特权,后与W.C.汤奇领导的“乡村党”发生的纠纷中占上风,使汤奇未当上议长,连哈利法克斯海军军官的职务也被解除。但议会获得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实际控制权,多数乡村议员甚为欣慰。由于后来的总督安于现状,直到19世纪30年代中期,政治上一直比较稳定。1803年~1815年,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进了新斯科舍经济的发展,1812年的英美之战也给当地带来繁荣。但战后的和平和连年的歉收使经济衰退,直到20年代中期才开始复苏。战后出现新的移民浪潮,到19世纪中叶,新移民约5.5人。19世纪初起,新斯科舍人思想上慢慢觉醒,在贸易、文学和政治领域均有反映。1836年,掀起争取建立责任政府制的运动。由于J.豪及其“新斯科舍人党”的努力,改革派成为议会的多数派。他们反对主宰经济、政治和宗教活动相互勾结的官商寡头政治集团。改革派用渐进的办法和平地达到目的,在1847年的选举中比对手多得7个席位。次年2月2日,J.B.尤尼阿克出任总理,组建按照责任政府制运作的首届省政府。在随后的17年中取得两大成就:一是在豪的领导下,新斯科舍进入铁路建设时期,1858年,省铁路局已拥有从哈利法克斯至温莎和特鲁罗的两条铁路;二是在C.塔珀的带动下制定了1864和1865年的教育法,规定实行免费教育和征收教育税。17年间也发生了无结果的党派之争。豪与爱尔兰派发生冲突后,天主教派便脱离了主张改革的自由党。1857年后,宗派政治在该省一度盛行。1865年起,是否加入联邦的问题对当地产生了严重影响。人们依靠东、南两面海上交通,并不热衷于与遥远、陌生的内地建立联系,故在1867年投票选出的议员中,绝大多数都反对加入联邦。最后经过谈判,豪接受了修改后的条件,1869年1月进入联邦内阁。新斯科舍在加入联邦时虽接受了所谓的较好条件,但仍难维持现存的服务设施,财力匮乏,铁路建设困难重重,进度缓慢。多次向联邦政府申请的资助都落空。在1886年的选举中,W.S.菲尔丁总理为退出联邦而四处活动,终于在省议会中赢得多数席位。但第二年,保守党在该省在联邦议会的21个席位中获得多数,使菲尔丁总理的希望落空。但菲尔丁很快成为政治活动中的杰出人物,1893年,他说服波士顿的惠特尼为布雷顿角的煤矿投资,惠特尼辛迪加很快在矿业和钢铁工业打下坚实基础。1896年,G.默里接替菲尔丁任省总理。1907年,国家扩大了采煤特许权,增加了联邦补贴,使该省自加入邦联以来首次克服财政困难,顺利建成最后一条铁路干线(从哈利法克斯至亚默斯),并开始逐步建设社会服务设施。第一次世界大战增加了对钢铁、渔产品和木材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战后,经济又持续衰退。2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国家制定的运输和运输价格政策有损于该省充分获得加入联邦后应有的利益,于是掀起一场争取海运权的运动。保守党人很快利用该运动推翻了执政43年的自由党政府。联邦政府皇家调查委员会在给联邦政府的报告中建议给予该省较优惠的运价,并对沿海省份增加补贴,但未考虑特惠关税率的问题。1933年,自由党新任总理A.L.麦克唐纳责成琼斯委员会纠正这一疏漏。麦克唐纳是新斯科舍加入联邦后第三代的主要政治领袖,领导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省政府,实行很进步的管理措施,并于1940年进入联邦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当地带来良机,哈利法克斯成为向欧洲运送军火和其他供给品的主要港口。二战后,麦克唐纳重返新斯科舍执政,其态度远较战前保守。1956年,保守党人R.斯坦菲尔德任省总理。从50年代中期起,发展经济成为该省政治家们关心的头等大事。1957年,政府成立产业用地有限公司,以期摆脱该省经济困境,后因严重亏损,公司很不景气。这一时期,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处境尤为困难。为此,联邦政府和省政府1967年建立布雷顿角联合开发公司,旨在为失业的矿工们重新安排就业。同年,政府接管悉尼钢厂,改名为国营悉尼钢铁公司,但该公司使省政府负债累累。发展利于资源开发的产业还是发展可能与资源无关的第二产业,仍是该省尚待解决的问题。
政 治
政权结构 由省督、行政委员会和议会三部分组成。该省的宪法与其他省的类似。行政权在法律上授予省督,实际上由执行委员会(或称内阁)行使。内阁在18世纪由12人组成,现增至23人。从1838年起,立法权由省督、立法委员会和立法院构成的议会行使。1928年取消立法委员会。1920年起,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都有普选权。1973年起,选民年龄条件降为18岁。
设有最高法院,法官由省政府任命。60年代初,该院分为刑事法院和上诉法院两部分。1987年,上诉法院由该省首席法官和其他6位法官组成,刑事法院由审判长和11名法官组成。省法院由25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刑事案件。自1980年以来,法院院长还作为首席法官行使部分监督权。县法院的设立和法官的任命程序与最高法院相同,有11名法官,其中一名被任命为首席法官,行使总监权。
全省分为3个城市区、39个市和24个乡镇。乡村可按《乡村管理法》自行组织起来,为村民提供乡镇未提供的服务。
1959年加入全国住院保险计划,1968年加入医疗保险计划。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可享受免费治牙,65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费药物,经费大部分来自政府所收的10%的商品零售税和对办理结婚证、出生证和死亡证所征的税。医学研究主要由达尔豪西大学医学院进行。
最早的政党产生于1836年的选举中,当时仅有托利党(保守党)与改革派(自由党)。1867年以前,两党势均力敌,但联邦问题打破了平衡,反联邦者(自由党)得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自由党内意见分歧和其他一些因素,两党又难分伯仲。较小的还有农工党、新民主党、布雷顿角劳动党等。

新斯科舍省历任省督(1867~1987)

C.H.多伊尔1867~1873
J.豪1873
A.G.阿奇博尔德1873~1883
M.H.里奇1883~1888
A.W.麦克利伦1888~1890
M.B.戴利1890~1900
A.G.琼斯1900~1906
D.C.弗雷泽1906~1910
J.D.麦格雷戈1910~1915
D.麦基恩1915~1916
M.格兰特1916~1925
J.R.道格拉斯1925
J.C.托利1925~1930
F.斯坦菲尔德1930~1931
W.H.科弗特1931~1937
R.欧文 1937~1940
F.F.马瑟斯1940~1942
H.E.肯德尔1942~1947
J.A.D.麦克科尔迪1947~1952
A.弗雷泽1952~1958
E.C.普劳1958~1963
H.P.麦基恩1963~1968
V.D.奥兰1968~1973
C.L.戈斯1973~1978
J.E.沙夫纳1978~1984
A.R.亚伯拉罕1984~

新斯科舍省历任总理

H.布兰查德自由党1867
W.安伦德反邦联派1867~1875
P.C.希尔自由党1875~1878
S.H.霍姆斯保守党1878~1882
J.S.D.汤普森保守党1882
W.T.派普斯自由党1882~1884
W.S.菲尔丁自由党1884~1896
G.H.默里自由党1896~1923
E.H.阿姆斯特朗自由党1923~1925
E.N.罗兹保守党1925~1930
G.S.哈林顿保守党1930~1933
A.L.麦克唐纳自由党1933~1940
A.S.麦克米伦自由党1940~1945
A.L.麦克唐纳自由党1945~1954
H.J.康诺利自由党1954
H.D.希克斯自由党1954~1956
R.L.斯坦菲尔德保守党1956~1967
G.I.史密斯保守党1967~1970
G.A.里甘自由党1970~1978
J.M.布坎南保守党1978~

经 济
人均收入仅为全国人均收入的80%左右,原因是资源有限,远离加拿大中心,国家运输政策和税收政策不合理等。
16世纪,法国人在波罗亚尔开辟农场。1609年兴建北美第一座水力磨坊。还在海边建制盐场或围海造田。现在,可耕地占全省面积的10%。最大的作物区在安纳波利斯谷地和该省北部,最肥沃的耕地在芬迪湾和诺森伯兰海峡沿岸。家庭农场众多。沿海地区的居民常农、渔两业结合,内地居民则农、林两业兼顾。全年农业纯收入在6000万加元左右。农业中,乳品业产值最高。蛋、禽的利润比蔬菜、水果高,近年也兴盛起来。猪、牛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年产值超过3000万加元。乡镇集市是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温莎的集市始于1765年,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农贸集市。全省1992年农业现金收入达3.12亿加元。
全省有800多家制造厂,员工约4.7万人;大都是小厂,主要生产初级产品;产品一半以上供出口,其中67%销往美国。
当地多风景胜地和历史迹址,每年6月~10月是旅游旺季。1985年旅游业员工2.7万人,收入逾6亿加元。从事经贸、金融和运输的人数多于从事资源开发业和制造业的人数,2/3的劳动力在服务行业工作。
矿业产值逐年增长,1986年达3.4亿加元以上,1992年增至5.4亿加元。采矿业约有员工6300人,主要产煤、盐、石膏和其他建材。其中,煤的产值最高,蕴藏量约30亿吨,1/3可供开采。1986年,煤产量250多万吨,产值1.65亿加元。石膏和盐主要分布在汉茨与坎伯兰两县,产值仅次于煤。采出的石膏主要运往美国加工。重晶石藏量全国第一,沙砾和其他建材也很丰富。1986年,亚默斯附近的锡矿正式投产。
林业在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全省总面积的77%左右,其中70%为私有。造纸业的产值和地位已超过伐木业。1986年木材产量53.1万多立方米。可供商业性采伐的主要硬材是红枫、糖枫和黄桦等。最普通的软木是云杉。胶枞可做纸浆原料,也可做圣诞树出口。
渔业产值仅次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经济价值较高的鱼有底栖鱼、软体鱼和有壳鱼等。1986年有从业人员2.43万人,大小渔船6100艘,加工厂235个。渔民中约70%是沿海渔民。
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全长2.6万千米;铁路全长1900千米,其中干线710千米。1987年,有三条客运线从哈利法克斯分别通往亚默斯、蒙特利尔和悉尼。铁路货运越来越少,大部分货物用卡车运输。阿卡迪亚运输公司和其他一些小型汽车公司提供公路运输服务。哈利法克斯比北美其他港口更靠近欧洲,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港口。从60年代至1986年,该港建了3个集装箱码头,成为全国第二大集装箱港。有两条摆渡线,一条连接西南与新不伦瑞克和新英格兰,另一条连接纽芬兰和爱德华王子岛。加拿大航空公司、加拿大国际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提供国内外和省内外客运和货运服务。
新斯科舍电力公司负责供应全省的电力。1980年人均动力消耗量约为全国平均数的87%。1978年,70% 以上靠柴油发电,由于油费猛涨,电费昂贵。1979年成立动力规划局,制定动力发展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开发有限的水电潜力,开辟新煤矿,扩大现有煤矿,在安纳波利斯河边建设北美第一座潮汐发电厂等。该战略卓有成效,到1987年,全省的火力发电厂中,以油为燃料的仅占7.7%,以煤为燃料的占71.7%。1992年发电量9722兆瓦时。
加入邦联前,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进口税,加入邦联后,联邦政府的拨款成为省财政的主要来源。1918年以来,省财政几乎年年赤字。1986年财政支出29.8亿加元,收入仅27亿加元。支出中,卫生、教育、偿还公债、社会福利和行政事业费分别占27.5%、25.4%、17.8%、10%和3%。收入中,联邦政府拨款、个人和团体税、销售税、含酒精饮料税、机动车税分别占41.3%、22.8%、23.9%、3.2%、1.3%。
文 教
教育 为扶持教育事业,早在1808年就颁布教育法。但义务教育制在1865年的法令颁布后才得以实现。1864年~1950年间,政府主管教育。1950年成立教育部。1964年,政府颁布一项设立教育基金的法令,以发展基础教育。该项基金部分由省府拨款,部分由地方税收提供。为削减行政开支,政府1982年颁布一项法令,将原有的85个教育委员会减为22个。正规大学有哈利法克斯的达尔豪西大学,圣玛丽大学和蒙特·圣文森特大学,沃尔夫维尔的阿卡迪亚大学,安蒂戈尼什的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悉尼的布雷顿角学院和彻奇波因特的圣安娜(法语)大学等。哈利法克斯的技术大学和艺术与设计学院、特鲁罗的农学院和师范学院、悉尼的航海学院和海岸警卫学院等都提供专门培训。新斯科舍渔业培训中心提供高新捕鱼技术培训。3所工艺专科学校和14所地区职业学校向工商业者提供中学后教育。
近年来,政府采取若干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文艺事业,如建立美术馆,作为收集、保存和展出艺术品的场所,规定凡是反映本省文化、社会、政治或建筑历史方面的建筑物均可列为历史性建筑物,设立文化基金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等。内普丘恩剧院在全国享有声誉,受到政府支持。在东部,苏格兰文化特别富有活力。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开有凯尔特学课程。布雷顿角圣安斯的盖尔学院教授音乐、舞蹈和手工艺术,并年年举办苏格兰高地民间艺术节。
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哈利法克斯的《纪事通报》。布雷顿角办有《布雷顿角邮报》。全省发行4种日报,各县还办有周报。加拿大广播公司大西洋电视网和若干私营广播公司向全省播放广播电视节目。
主要历史古迹有路易斯堡、尚普兰故居和哈利法克斯城堡等。政府已修复若干古建筑。新斯科舍博物馆是该省历史展览馆。新斯科舍政府档案馆珍藏着大量历史文献和手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