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会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光)新会县志广东地方志。清林星章修,黄培芳、曾钊纂。十四卷,首一卷。星章号古畲,福建闽县人。道光进士,官新会知县。 培芳,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副贡,官补肇庆府训导。曾钊,南海人,拔贡,钦州学正。新会县志创修于明万历,至乾隆凡三修,是志为续补乾隆志而作。道光二十年(1840)成书。体例仿广州府志。分图说、舆地、建置、经政、职官、选举、古迹、宦绩、列传、艺文、金石、事略十二门。又分沿革、疆域、山川、水利、海防、都里、气候、风俗、物产、城池、杂税、田赋、盐法等四十目。约四十七万字,为新会现存较好的地方志书。舆地分沿革、疆域、山川、水利、海防、都里、气候、物产等方面。山川目备载其位置、山脉走向、河流源委,以及峰、岩、泉、潭,古迹及人文故实,并附按考。祥异辑录梁大通六年(534)至道光二十年(1840)该县水、旱、飓风、海潮、雨雹、地震等情况。为是地较为重要地理资料。有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新会县志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植修,冯国祥纂。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四年(1726)任广东和平县知县。曾上条陈三事,即藏富于民、联保甲、毁淫祠以兴学等。其为官非常留心一邑前事得失、制度好坏、邑人贤否等,认为邑令之所以称为知县,因其了解一县之事,故每到一任,有疑必问,并强调知之必志,防年远事洇。后升任罗定州兼德庆州知州,被称强项令。因事被免,后经保荐起用为新会、剡城等县知县。一生纂有《和平县志》、《罗定直隶州志》、《新会县志》、《剡城县志》、《鸡泽县志》。考新会,汉南海郡四会县地,隋置新会县。自宋以来,析香山、顺德、恩平、新宁,清又置开平、鹤山,盖一邑而六之。旧志始于明弘治三年(1488)县令李承箕,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次续修。乾隆间县令王植续修县志,在前志基础上,参考通志,搜补五十年间史事文献,斟酌损益,订讹补缺而成。《新会县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共十三卷首一卷,分为:舆地志、编年志、建置志、秩官志、礼仪志、食货志、兵防志、选举志、人物、艺文,附余志。此志田赋目中为当时全县赋税,对研究清代摊丁入亩田赋制度,沙田地区出现情况提供了材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