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斋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斋教 222 斋教由明教融合白莲教演变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亦称“白衣佛教”、“斋门”、“老官斋教”等。明清时流行于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主张佛、儒、道三教同源,崇拜弥勒佛,称无极圣祖。教徒以“普”字为法名,会众称“老官”。在台湾,以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为本尊。以禅宗六祖慧能为祖师。分龙华、金幢、先天三派。信徒吃斋,朔望时各持香烛聚集于斋堂念经祈祷。常作为民间起义的组织形式。 ☚ 白莲教 八卦教 ☛ 斋教台湾宗教之一。连横《台湾通史》认为斋教源于佛教禅宗六祖,属佛教一支,因信徒不出家、不吃荤、不剃发、不著法衣,故称“在家佛教”或“居士佛教”。一说源于明代武宗年间的罗教,又名罗祖教或无为教,为明代罗清所创,杂糅儒、释、道三家思想, 自成一脉。斋教于清代传入台湾,一般分为龙华、金幢、先天三派,皆以天生老母为信仰核心。清光绪年间斋教三派曾与日本佛教共同建立“爱国佛教会”。1912年台南斋教联合组成“斋心社”。1938年日本殖民当局进行“寺庙整理运动”,非纯粹佛教寺院中祖师像俱遭焚化,斋教经此打击元气大伤。台湾光复后,原有斋教逐渐没落,斋堂大多变为佛教祠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