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争
明代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万历二十二年 (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和高攀龙、钱一本、史孟麟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朝政,抨击权奸,逐渐形成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的颇有影响的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他们主张广开言路,改革弊政,任能用贤,整顿吏治,强烈反对王公勋戚权臣掠夺土地,反对矿监税使对城镇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横征暴敛。天启时,太监魏忠贤擅权乱政,朝廷内外遍置党羽,与东林党相对立的浙、齐、楚、宣、崑等党派投附魏忠贤,结为朋党,史称“阉党”。天启四年 (1624),东林党首领之一、左副都御史杨涟首上奏疏劾魏忠贤24大罪状,遭阉党疯狂反扑。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惨遭杀害。阉党还编造《东林点将录》、《缙绅便览》、《百官图》、《东林同志录》等,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熹宗死后,信王朱由检即位,罢除魏忠贤,将大批阉党党羽定为“逆案”,加以惩治,恢复东林党人名誉,但党争一直持续到南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