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海一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海一家 【出典】 《荀子·儒效》:“(昭)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释义】 战国时孙卿有“四海之内若一家”语,唐诗中用“四海一家”作为国家统一的典故。 【例句】 ①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张继《读峄山碑》2725)峄山碑是秦始皇登峄山颂秦德之石刻。这里用本典表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使国家统一。②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一5950)这里用本典表示国家统一。 四海一家比喻天下一统。宋陆游《感愤》诗:“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四海一家 四海一家全国团结得像一个家庭。四海:四海之内,指全国范围内。 ☚ 笙磬同音 通力合作 ☛ 团结 团结圈栊 团集 另见:同心 用力 结合 力量大 ︱分裂 ☚ 团结、不团结 不团结 ☛ 四海一家《鹖冠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在“成鸠之制”大一统政治的基础上,《王鈇》还提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宏伟设想:“主无异意,民心不徙,与天合则,万年一范,则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无已。是以其教不厌,其用不弊,故能畴合四海以为一家,而夷貉万国皆以时朝服致绩,而莫能效增免。闻者传译来归,其义莫能易其俗,移其教,故其威立而不犯,流远而不废。”进而做到“四方从之,唯恐后至,是以运天而维张,地广而德章,天下安乐,设年予昌。”较之西周以来传统的华夷之分的民族偏见,这里的民族观和“大一统”思想更加宏博。这一理想适应了诸国争战不休下的各族人民“化干戈为玉帛”的愿望,也符合于战国末期“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而楚境内族系众多,楚统治者的民族政策较为宽容,则是这一理想得以提出的现实基础。 四海一家sì hǎi yī jiā【解义】四海之内,就像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四海一家sì hǎi yī jiā四海之内,犹如一家。 四海一家sìhǎi-yījiā〔主谓〕 四海之内,像一家人一样。比喻天下统一。语本《荀子·议兵》:“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儒林外史》39回:“而今是~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