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月刊。1942年9月15日创刊于桂林,1943年12月1日第2卷第5期出版后一度休刊。1944年5月15日复刊,续出第3卷第1期。同年6月15日出至第3卷第2期停刊。共出13期,16开本。熊佛西主编。文学创作社发行,发行人为蒋本菁。该刊偏重于文学创作,多载小说、戏剧作品。曾发表茅盾的短篇《耶稣之死》和《委屈》、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连载过路翎的中篇《蜗牛在荆棘上》、沙汀的长篇《淘金记》片断,以及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田汉的剧本《黄金时代》等。其他撰稿者有胡风、老舍、柳亚子、端木蕻良、艾芜、田涛、碧野、司马文森、沈从文、苏雪林、丁伯骝、徐昌霖等。 ☚ 文艺杂志 青年文艺 ☛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和典型化的原则对社会生活的形象认识及艺术表现。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须从现实生活的具体感性材料出发,通过联想、想象、思考,获得题材、形成主题,然后又在主题的指导下,对题材进行艺术加工、改造、组合、安排,产生新的艺术形象,通过抒写,形成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中心环节是塑造形象。要创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需要进行典型化,通过个性显示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 文学创作是最富于独创性的一种精神劳动。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必须进行大胆创新,表现出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 文学作品的形式 文艺规律 ☛ 文学创作literary creative work;literary creation
文学创作literary cre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