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尹 河南尹官名。东汉称以雒阳为中心的京都地区为河南尹,其最高行政长官亦叫“河南尹。” ☚ 班师 教省家铨注微名 ☛ 河南尹 河南尹官名。汉代置。主京畿政令。《后汉书·百官志》: “河南尹1人,主京都,特奉朝请,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人。汉初都长安,皆秩中二千石。谓之三辅。中兴都洛阳,更以河南郡为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但减其秩,其余弘农、河内、河东3郡,其置尹、冯翊、扶风及太守、丞奉之。” ☚ 号头官 河渠令 ☛ 河南尹hé nán yǐn官名,东汉置,为京都洛阳所在郡的长官,秩二千石,掌京都,典兵禁,特奉朝请。春行察属县。劝农桑;振救贫乏;秋冬审囚徒,平定罪法;年终派人向朝廷汇报,有丞一人,为之副。见《后汉书·百官四·河南尹》。三国魏都洛阳,置河南尹,三品。西晋都洛阳,沿魏制。其后,北魏等也置。 河南尹官名。(1)东汉迁都洛阳,以河南尹治京师,原有的西汉三辅,因陵庙所在,仍存其名,但减其秩为二千石,同于郡守,定河南尹之秩为中二千石,亦得奉朝请,如西汉时的京兆尹。《后汉书·百官志》“州郡”条下注引《汉官》说:“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十二人百石(百字上疑脱一数字)。诸县有秩三十五人,官属掾史五人,四部督邮[吏]部掾二十六人,案狱仁恕(即仁恕掾)三人,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百石卒吏(应作史)二百五十人,文学守助掾六十人,书佐五十人,循行二百三十人,斡、小史二百三十一人。”又《后汉书·百官志》“大司农”条下本注:“又有廪牺令,六百石,掌祭祀牺牲雁鹜之属。及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从以上列举的员吏看来,河南尹所属已与诸郡大致相同,惟尹的秩稍高于他郡而已。三国魏仍都洛阳,沿置河南尹,其属官除廪牺令丞与洛阳市长外,其余同于列郡。西晋与北魏亦以洛阳为京师,沿置河南尹。后唐亦都洛阳,称为河南府,以河南尹为主官,属官略同于诸府之制。(2) 隋唐以洛阳为陪都,号称东都。隋以河南尹为东都的长官,唐以河南尹为东都的副长官,低于河南牧。参见“三都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