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同1018—1079

北宋著名画家兼诗人。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历官邛州(今四川邛崃等县)、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称“文湖州”。他是苏轼的表兄,善诗文书画。画竹最为有名,尤工墨竹。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此说对后人创作构思有积极作用。洋州筼筜谷多竹,时往观察细描。苏轼画竹受他影响,其后学他的人甚多,有“湖州竹派”之称。也喜作古木老桑,并写山水。存世《墨竹图》相传是他的作品。他的诗也有一定名气,风格朴素,不讲究修饰词藻,在描写自然风景方面很有成就,也有象《织妇怨》那样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好作品。有《丹渊集》。

文同wén tóng

(字)席书,明代人,弘治进士。

文同

文同1018—1079

宋代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进士,历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世称文湖州。善诗文书画,以画竹著称,兼工山水、树石、人物、花卉、翎毛等。其竹风格潇洒多姿,如迎风而动。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时洋州有筼筜谷,多竹,常去观察,因而画竹益精。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有“湖州竹派”之称。今有《墨竹图》等。著有《丹渊集》。

☚ 蔡襄   王诜 ☛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 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进士。历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未到任而卒。善诗文书画,擅画墨竹。是苏轼的表兄弟。有《丹渊集》。好与禅人交往,据传净因禅师曾请他在四壁画竹,并说:“若使游人见之,心自清凉。此君盖替我说法也。”

☚ 题逆旅壁   无为山寺 ☛
文同

文同1018—1079

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皇祐二年,为邛州军事判官。皇祐四年,摄蒲江县。至和元年(1054),代还。至和二年,为静难军(邠州)节度判官。嘉祐四年(1059),召试馆职,判尚书职方兼编校史馆书籍。嘉祐六年,倅邛州。次年,居父忧。英宗治平元年(1064),服除归馆。治平二年,通判汉州,摄守邛州。治平三年,知普州。次年,丁母忧。神宗熙宁三年(1070),服除,自蜀还朝,知太常礼院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熙宁四年,以太常博士知陵州。熙宁六年,知兴元府。熙宁八年,知洋州。熙宁十年,还京师。元丰元年(1078),判登闻鼓院,旋除知湖州。元丰二年,赴湖州任,卒于陈州途中。同诗在《丹渊集》卷二至卷二○。苏轼赞同有四绝,“诗一,楚辞二”(《书文与可墨竹》,《苏轼诗集》卷二六),次以草书、画。谓其“诗笔当今少俪”(《苏轼佚文汇编》卷二与同第九简),“婉而清”(《苏轼文集》卷六三《祭文与可文》),并盛称其《秦王卷衣》“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二句(《冷斋夜话》卷一《东坡论文与可诗》)。惠洪则赞“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并赞其《再赠鹭鸶》诗(《冷斋夜话》同上)。《娱书堂诗话》卷上赞其《鹭鸶》诗“清拔可喜”。盖其人品“高远萧洒”(《丹渊集》附录司马光简)使然。《升庵诗话》卷一《文与可》赞其“五言律有韦苏州、孟襄阳之风”,谓苏轼不虚赏,并举其《咏闲乐》、《过友人溪居》、《晚次江上》、《玉峰园避暑值雨》、《极寒》、《江上主人》、《咏梨花》、《咏杏花》八诗,谓“置之开元诸公集,殆不可别”。《宋诗钞》亦称“其诗清苍萧散,无俗学补缀气”。然清苍之至,往往艰涩随之。其诗除吟咏个人生活外,亦及民生疾苦,如《野老》、《大热见田中病牛》,然为数不多。其气象、规模,虽不能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比,然亦自成一家。事迹详范百禄所撰墓志铭、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 袁陟   刘敞 ☛

文同1018—1079

字与可,号笑笑先生、石室先生、锦江道人、墨君。梓州永太(今四川盐亭县)人。北宋画家、文学家。皇祐元年进士,历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邛州、洋州知州。元丰初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世称文湖州。有诗文集《丹渊集》四十卷。
索引:文同,与可,笑笑先生、石室先生、锦江道人、墨君,湖州;此君庵、野人庐、墨君堂。

文同

 北宋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又号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间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洋州。元丰元年(1078),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故又称文湖州。二年,卒于陈州宛丘驿。文同兼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甚受文彦博、司马光、苏轼推重。善画,所作山水,潇洒颇似王维,而工夫不减关同。其《晚霭图》横卷,竟使黄庭坚“观之叹息弥日”(《山谷集》)。尤长于画墨竹,所作“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者也”(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苏轼学他画竹,亦尽得其神妙。其后画竹者学他的很多,有“湖州竹派”之称。画作有《细竹图》等。存世《墨竹图》等,相传为他的作品。著作有《丹渊集》。
文同

文同1018—1079

北宋书画家、辞赋家。《宋史》有传。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梓童(今四川梓潼县)人。传为汉代文翁之后,又与苏轼为从表兄弟,早年即以诗文书法见赏于文彦博、司马光。皇祐中进士,历汉州通判、知陵州、洋州。元丰元年(1078)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世称“文湖州”,次年卒。文同各体书法俱擅场,而尤以画竹著称,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之甚详。亦工诗文,与苏轼多有唱和。今传有赋作14题计17篇,大都篇幅短小,多为骚体,内容则有表“出有累之场”愿望者、赠人者、咏物者。语言清浅,饶有诗意。著有《丹渊集》。

☚ 韦承庆   文彦博 ☛

文同1018~1079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梓州永泰 (今盐亭) 人。宋皇祐元年 (1049年) 进士。历任汉州通判,知陵州、洋州。宋元丰初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次年卒。能诗善文,诗被称为 “四绝之首”。与苏轼为表兄弟,交谊深厚,常相唱和。传世诗880余首,文190余篇。著有 《丹渊集》 40卷传世。同时是一位造诣高深的书画家,书法隶、行、草、飞白皆通,尤长草书; 绘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所画墨竹闻名于世,主张画竹应当先“胸有成竹”;也善篆刻。有《墨竹图》存世。

文同

北宋画家。1018年生,1079年去世。梓州永泰(今四川省盐亭东)人。能诗文、善书法,尤长于画竹,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1049年中进士,1054年居留在邠州4年,1059年召入京,1072年罢官。作有《墨竹图》轴(131.6cm×105.4cm)、《墨竹图》卷(22.8cm×55cm)。《宣和画谱》著录作品11件。

文同

411 文同1018—1079

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又号石室先生、锦江道人。北宋画家。梓州永泰(今属四川盐亭东)人。官封太常博士,司封员外郎。元丰初出守湖州,未至而卒,后人又称其“文湖州”。善画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而动,不筍而成。曾官洋州知州,当地筼筜谷多竹,常往观察,于是画竹益精。见精绢良纸,奋笔挥洒,不能自已。米芾《画史》称:文同画竹“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自与可始”。主张画竹要:胸有成竹”,此说对后人创作构思产生积极影响。苏轼画竹,受其影响甚深。其画风有“文湖州竹派”之称。后世墨竹大家之演变,皆由此一系流衍。亦善山水,又善诗、楚词,草书。著有《丹渊集》,画迹《墨竹图》(藏上海博物馆)存世。

☚ 仲仁   郭熙 ☛
文同

文同1018—1079Wentong

北宋画家。字与可,梓潼(今四川盐亭东)人。曾在京城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后到四川陵州、陕西洋州等地任地方官,晚年调湖州,未赴任而卒。文同爱画墨竹,对竹进行过深入观察体验,提出“成竹在胸”论,传为文同所作的《墨竹图》画的是一竿悬崖竹,枝叶十分繁茂,凌空倚势,宛若龙翔风舞。竹竿的圆浑、节箨的坚硬和竹叶的明暗向背,都十分写实,据米芾说,画墨竹“浓墨为叶,淡墨为背”就是从文同开始的,对后世的墨竹画派影响很大。

墨竹图 文同

☚ 赵佶   扬无咎 ☛

丹渊集/丹渊集

☚ 直讲李先生文集   丹渊集 ☛

文同

文同1018——1079

字与可,梓州梓涧(今属四川)人。自号笑笑先生,又称石室先生。皇佑元年(1049)进士,解褐为邛州军事判官,后历知陵州、洋州,改知湖州,未上任而卒,亦称文湖州。同与司马光苏轼有诗文往来,其未及第时,已以文章见知于文彦博。善诗文书画,尤精墨竹,文名为画名所掩。著有《丹渊集》40卷。

☚ 周敦颐   司马光 ☛

文同1018~1079Wen Tong

calligrapher,painter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Taoist of Jin River. Works:A Collection of the Red Abysm,etc.

文同1018—1079

北宋著名画家。字与可,号笑笑先生、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梓潼 (今属四川) 人。皇祐进士。初任司封员外郎。元丰时为湖州太守,故称“文湖州”。擅画墨竹,潇洒多姿。竹叶正面用浓墨,背面用淡墨,是其创始。当时和后世画竹,很多人取法于他,有“湖州竹派”之称。也能画山水,兼工书法和诗。

文同1018—1079

宋文学家、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四川盐亭)人。皇祐进士。工诗,能文,篆、隶、行、草、飞白皆佳,尤善画竹。自谓“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他是苏轼表兄,彼此友善,切磋艺术。在政治上洁身自好,不介入党派之争。著有《丹渊集》四十卷。

文同

(北宋·天禧二年——元豐二年 1018~1079) 四川梓潼人。字與可,號錦江道人,又號笑笑先生,别署石室先生、墨君、野人廬,亦稱此君庵。皇祐進士,拜太常博士同封員外郎,遷集賢校理。元豐初,知湖州,人謂文湖州。同詩、詞、書、畫稱“四絶”,性靖深,不羈世故。文彦博云: “襟懷灑落,如晴雲秋月,塵埃無犯。”尤長繪事,山水不减摩詰,頗似關同,妙善畫竹,瀟灑姿致。世稱其書風為: “湖州竹派。”蘇軾云: “與可草書,落筆如風,本不經意。”魏子翁評為 “操韵清逸”。有 《丹淵集》 四十卷。


文同 (局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