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散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散手s |
届次 | 时间(年) | 级别 | 冠军 |
1 2 3 | 1995 1995 1995 | 52公斤级 60公斤级 65公斤级 | 马鹏彬 陈卫刚 尤邦孟 |
亦称“散打”。为现代武术中对抗项目。散手是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进行较斗,通过竞技的方式提高训练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灵活等意志品质。古代所进行的徒手擂台赛之类,可视为现代散手之发端。1928年和1933年两届“国术国考”中,均将徒手较斗称作“散手”,并列为“国术国考”的重点项目。比赛设台,可使用摔、打、踢、拿等各种技术。比赛分三个回合(局),每个回合2分钟,或3分钟。以击中有效部位的得分多少或击倒判定胜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5月天津市民族形式运动会中,散手被列为竞赛项目,按体重分3个级别进行竞赛。1979年在南宁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上,散手被列为表演项目。自1980年始,散手又列为竞赛项目。散手竞赛规则和竞赛方式尚处在研究和试验阶段。
拳术对练
比武图
〈名〉 体育运动项目。即散打。
即“散打”。
◇ 职工武术选拔赛和散手赛名次揭晓。(文汇报.1984.10.19)
◇ 他建议武术套路和散手各设3枚金牌比较合适。(人民日报.2000.12.6)
“散手杖”之省稱。
运用拳术零散招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徒手格斗的武术对抗项目。古代的“手搏”、“弁”、“卞”均指散手。近代又有称“抢手”、“散打”的。在1928年和1933年两届“国术国考”以及其他大型比赛上,散手都是重点比赛项目。比赛时,双方根据规则,可使用踢(腿法)、打(手法、肘法)、摔(摔法)、拿(擒拿)等各种技术。比赛者身着护具,比赛分三个回合,每个回合2—3分钟,以击中或击倒对方为得分,得分多者为胜。
按照规则,运用拳术零散招术进行的徒手格斗,属于对抗性的竞技项目。散手历史悠久,古代手搏应是散手之原。古代徒手打擂,近现代的抢手、散打都属于散手。建国前后都把武术散手作为重要的竞技项目。建国后,散手作为试点项目,列入体育院系武术教材,多次在全国性武术竞赛中作了表演和比赛。将武术散手比赛推向世界,并进一步使之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他世界性竞赛项目,是我国体育界应为之努力争取实现的一个目标。
又称“散打”、“抢手”。武术对抗性技击项目。由两人用踢、打、摔、拿等技法制胜对方。即古代的“手搏”、“弁”、“卞”。1928年和1933年两届“国术国考”中均为重点项目,终因安全问题未获解决而长期得不到发展。中国国家体委1978年开始进行整理、研究和试点,比赛渐增。今比赛身着护具,计分判胜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