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药剂学
放射药剂学应用放射化学与放射性核素技术以及药剂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将放射性核素或其化合物制成有效、安全的剂型,以供临床诊断或治疗应用。由于在人体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多为短半衰期的 (由几小时到几十天,如131碘、32磷、99m锝、198金等),其中如99m锝的半衰期为6.02小时;常采用发生器从半衰期稍长的母体放射性核素99钼蜕变产生,再以溶剂萃取或洗脱而得,并制备成制剂。整个萃取、纯化、化学制备和制剂制备过程常需连续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需无菌制备)、经放射性测量、药剂质量检查后立即应用。半衰期稍长的放射性核素制剂可以在放射中心或药厂生产并立即发到使用单位。此外,针对放射性药剂的辐射危害性,放射药剂学要研究在制备、运输与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放射性污物的处理问题。放射药剂学借助于γ射线测定、扫描、照相、β射线液体闪烁测定等技术,从体外测定或组织与组织液样品测定,以求得放射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并评价剂型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