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唆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唆犯jiàosuōfàn

怂恿、指使别人干坏事的罪犯。陈国凯《代价》:“更耸人听闻的是:该厂有对青年男女要寻短见,虽然没有死,但从他们的‘遗书’中查出‘要学梁山伯祝英台’的句子……仿佛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成了~,他们死了千百年之后,还要对社会主义时代青年男女的过失负刑事责任。”|阙迪伟《小沃村》:“~是刘五。”

教唆犯jiào suō fàn

怂恿、指使别人犯罪的罪犯。1933年《世界汉英辞典》:“教唆犯,instigator。”

教唆犯

教唆犯

也称“造意犯”。以引诱、怂恿或其他方法唆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参与犯罪实行,只是唆使他人犯罪。构成教唆犯的条件:
❶在客观上必须有向他人提供某种犯罪意图的行为,被教唆人产生的犯罪意图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引起的,没有教唆犯的教唆行为,被教唆的人就不会产生犯罪意图和实施犯罪。教唆的方法有授意、怂恿、引诱、请求、劝告、收买等;
❷主观上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对象和教唆内容都须明确无误。根据我国刑法,应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累犯   坦白 ☛
犯罪的人

犯罪的人

违法犯罪的人:横民 不法之徒
刑事诉讼中有犯罪嫌疑而未经证实的人:嫌疑犯
窝藏罪犯赃物的人或人家:窝主 窝家
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教唆犯
诉讼案件中的被告和有牵连的人:人犯(一干~)
犯罪作恶的首要分子:元恶 恶首(罪魁恶首) 元凶首恶 罪魁祸首
作恶多端的罪魁祸首:元凶大恶 元凶巨恶 元恶大奸 元恶渠魁 元鲸大憝 大憝巨奸
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主犯 首坐 首谋 谋主 谋首 罪主 主坐 正贼
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正犯
组织、带领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首犯
经常犯罪而屡教不改的罪犯:惯犯
犯有战争罪行的人:战犯

☚ 犯人   囚犯 ☛

教唆犯

共同犯罪人的一种,也称为 “造意犯”。指采用授意、请求、劝说、引诱、怂恿、唆使等各种方法,故意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教唆者本人不直接实施犯罪,而是唆使他人去实施犯罪。其罪名的成立,也应按照他所教唆的罪确定罪名。对教唆犯的处罚,西方刑法理论中,有从属性说和独立性说,从属性说认为教唆行为本身并没有犯罪性质,它依附于实行行为,只有实行犯构成犯罪,才能对教唆者予以处罚。而独立说则认为,教唆行为本身即具有社会危险性,对教唆行为本身就应当处罚。中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的处罚,分为三种情况: (1) 被教唆的人犯了被教唆的罪,按照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教唆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教唆犯

旧称“造意犯”。指故意用言词、动作或其他方法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教唆犯

亦称“造意犯”。故意用言词、行为或其他方法诱导、唆使本无犯意或虽有犯意尚未决意的人下决心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共同犯罪人种类之一。教唆犯本身不直接实施犯罪,而是唆使他人去实施犯罪。裁定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被教唆者必须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还未下决心实施。 (2)教唆者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行为,并且这种教唆行为同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3)教唆者必须具有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故意。如果只是言行不慎,无意中引起他人犯罪,则不构成教唆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的处罚:(1)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犯

abetto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