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纹银盘
唐代银器,1976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昭盟喀喇沁旗出土。高二厘米,直径四十七点八厘米。敞口,宽折沿,盘口呈六曲葵瓣状,浅腹。在六曲盘沿上各錾两组不同的阔叶折枝扁团花,相间排列。盘心錾刻一火焰宝珠,周围饰摩羯一对,相向回泳,张口露牙,卷鼻鼓目,额有皱纹。摩羯身似鲤鱼,周身遍布鳞片,胸、腹、背均有鳍。鳞甲片片可见,鳍、尾活动如生。摩羯周围环绕六朵双联式团花。全盘所錾的各组花纹图案均鎏金,银地金花,显得格外富丽、庄重。盘底有三个圆形凸痕,呈鼎足状排列,应是安装三足留下的痕迹。口沿下有一道宽零点四厘米的沟槽,原应有镶嵌物。摩羯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子利齿、身尾似鱼的动物,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摩羯纹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中,寺院建筑的塔门上尤为多见。随着佛教的传入,摩羯纹也随之在我国石窟和金银器中出现。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