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摧枯拉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摧枯拉朽

 【出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 若摧枯拉朽, 何所顾虑乎。”【故事】: 公元822年, 荆州牧王敦起兵反对东晋朝廷, 并劝梁州刺史甘卓一同举兵, 推翻东晋王朝。起初甘卓同意, 可到发兵这一天, 甘卓犹豫起来, 没有来, 派了参军孙双劝甘卓不要反叛朝廷。王敦要孙双告诉甘卓, 他不是背叛朝廷, 而是要驱逐皇帝身边的坏人。这时, 反对王敦反叛朝廷的湘州刺史司马丞, 也派了主簿邓骞来劝甘卓起兵讨伐王敦, 甘卓的参军李梁劝甘卓不要轻举妄动, 邓骞说: 王敦的兵马不过万余, 而甘卓的兵力超过王敦的一倍,如果甘卓起兵攻打武昌,犹如摧毁干枯的草、朽烂的树一样,这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意思】: 摧毁干枯的草, 拔掉腐烂的树。摧: 摧毁;枯、朽:枯草朽木。比喻非常容易消灭敌人,摧毁事物。
【古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杀散左哨军兵, 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过来。”何其芳 《再谈诗歌形式问题》: “他认为‘“五四”以来的新诗是起摧枯拉朽的作用的’,并且肯定不少好的诗歌在许多历史时期起过作用。”
  • 上一篇:粗服乱头
  • 下一篇:翠被豹舄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 比喻扫除一切腐朽的事物或打击年高衰迈之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宋·陆游《上丞相参政启宫观启》:“拉朽摧枯,竞为排陷,哀穷悼屈,孰借声光?”

☚ 楚三户   裹尸马革 ☛

摧枯拉朽

比喻很容易摧毁。《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 “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拉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革: 变也。烈: 谓余烈。西汉革除秦朝之弊,犹如摧折枯树腐木,容易收到功效。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拉:摧毁。摧毁枯草朽木。比喻迅猛摧毁腐朽事物。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成〉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虚弱的势力:摧枯拉朽之势。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像摧折枯枝朽木那样。比喻毫不费力,很容易摧毁。

☚ 插翅难飞   大海捞针 ☛
折断

折断

折(~枝) 拗(拗断;拗折;~花) 撅(~枝) 掂(掂折) 搚 挫 捩 抈 撧(撧折) 鞼 断(断折;弄断;~其十指) 拉(摧枯~朽) 慑锉
拉下折断:攀折 拉折
倒下而折断:倾折
破坏折断:破折
生硬地扭折:生扭
用强力折断:摧折 桡折 凌挫 折拉 错析
 倾覆摧折:覆折
 凋零摧折:燋夭
(将物弯曲使断开:折断)

另见:采摘

☚ 折、摘、扭   采摘 ☛

摧毁

摧毁

颠覆 捣毁
摧毁强敌:破坚摧刚
用炸药摧毁:爆破 炸毁
横向摧毁:爆击
击败,摧毁:败摧
摧折,摧毁:摧拉
铲平摧毁:犁 平毁 夷平
胡乱焚烧、摧毁:拉杂摧烧 拉杂燔烧 杂叠摧烧
摧毁,去除:摧锄
捣毁敌人的巢穴:直捣黄龙 直捣巢穴 黄龙直捣
极易摧毁:以碫投卵 以石投卵
迅速摧毁腐朽势力:摧枯(摧枯拉朽;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摧枯振朽;拉朽摧枯) 拉枯折朽 推枯折腐 朽坠枯摧
彻底摧毁:焚巢捣穴 焚巢荡穴
 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犁庭扫闾 犁庭扫穴 犁庭捣穴 扫穴犁庭
 彻底摧毁敌对势力:犁庭 犁扫
彻底捣毁敌方所盘踞的地方:覆巢倾穴 巢覆穴倾
(用强大的力量破坏:摧毁)

另见:破坏1

☚ 搞散   败坏1 ☛

摧枯拉朽

成语。摧折、拔掉枯草朽木。比喻毫不费力就能毁掉。也作“摧枯折腐”。《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摧枯拉朽

摧折、拔掉枯草朽木。比喻毫不费力就把对方打垮。也作“摧枯折腐”。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as easy as breaking dry branches;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as easy as tearing away a withered stump; crumple sth like sweeping up dead leaves;overcome easily like tearing down dried-up trees or builings in decay; slash through all that was old and decadent;smash what is dead or dying
❍ 你应当做~的迅雷闪电,…… (杨沫《青春之歌》168) You should strike like lightening to smash what is dead or dying.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crushing dry weeds and snash rotten wood, all-powerful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解义】摧:折断。枯:指枯草。拉:摧折。朽:指烂木头。比喻非常容易打垮或摧毁。
【例句】我军以~之势,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防线。
【近义】势如破竹、风卷残云
【反义】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折断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做到。“枯”,干枯木;“朽”腐乱木。《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宋史·曹彬传》:“剪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耳。”

摧枯拉朽

公元318年,琅邪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的拥立下,建立了东晋政权。晋元帝司马睿便任命王导为宰相,王敦为大将军、荆州牧,驻守武昌。
公元322年,王敦感到晋元帝政权稳固后,已逐渐疏远自己,削弱自己的权势,便准备起兵反叛。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发前,他派人通知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劝他一起举兵东下。甘卓答应了。但在王敦临出发前,甘卓却改变了主意,派了参军孙双来到武昌,劝王敦不要发动叛乱。王敦辩解说:“甘将军误会我了,我只是去除掉皇帝周围的坏人,不是反对皇帝。事情如果成功,我当封甘将军为公侯。”
孙双回报甘卓后,甘卓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这时,旗帜鲜明地反对王敦叛乱的湘州刺史司马承派主簿邓骞来到襄阳,劝说甘卓忠于朝廷,起兵讨伐王敦。
甘卓仍然拿不定主意,召集属下一起商议。参军李梁对甘卓说:“我以为将军应按兵不动,不要匆忙行事。那么如果王敦胜了,必然会推崇将军;如果王敦败了,朝廷也必诏令将军起兵平叛。这样,无论哪一方取得胜利,对将军都非常有利。”
邓骞听了,反驳说:“将军千万不能听从李参军的意见。如果将军脚踩两只船,最终必会招来祸患。将军按兵不动,王敦会耿耿于怀;朝廷也会不信任将军。其实王敦的兵马不过一万,留守武昌的只有五千兵马。将军的兵力超过王敦一倍,如果起兵讨伐王敦,领兵直扑武昌,那就像摧枯拉朽一样,必胜无疑!”
但是,甘卓仍然犹疑不决。王敦挥师东下,不见甘卓起兵响应,又派参军乐道融来到襄阳,敦促甘卓起兵。不料乐道融是反对王敦叛乱的,反过来劝甘卓发兵讨伐王敦。甘卓听了乐道融的话,这才联合南平太守等人,一起出兵讨伐王敦。
王敦得知甘卓起兵讨伐,自知不敌,又派甘卓的侄儿,参军甘卬面见叔父,要甘卓体谅他的苦衷,回师襄阳,双方和好。甘卓优柔寡断,竟然又听信王敦的话,回师而去。
王敦终于叛乱成功。后来,王敦又与襄阳太守周虑等人勾结,暗中杀害了甘卓。
后来,“摧枯拉朽”这一成语,比喻敌人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枯:枯树。朽:腐木。比喻很容易将腐朽势力打垮。《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镌(juān)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例】曹氏父子凭借他们的文学才能和政治地位,~地把汉朝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一扫而空。(茅盾《夜读偶记》)
〔近〕势如破竹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释义】比喻很容易地摧毁(敌人或事物)。
枯:???. ????.
朽:?? ??.
?? ?? ?? ??? ???.
(?, ???) ?? ?????.
【例句】1.改革的措施如摧枯拉朽,席卷全国。
??? ?? ??? ?? ???????.
2.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敌军。
??? ???? ?? ??? ??? ????.
【近义词】势如破竹
【反义词】坚不可摧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折断干枯腐烂的树枝。
❶ 摧毁敌人或腐朽的事物。杨沫《青春之歌》一部一九:“你应当做~的迅雷闪电,而不要做——做‘孔老二’的徒弟!”
❷ 形容敌人或腐朽的事物很容易摧毁。萧乾《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我时常在黎明时分揉着眼睛看大样,从一个战役到一个战役中,看到旧势力的~,看到人民力量的壮大兴旺。”
❸ 形容力量强大,不可阻挡。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这军事,真如有~的急风暴雨的力量。”
〔出处〕《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变式〕摧朽拉枯 摧枯折腐
〔近义〕
❸ 所向披靡 所向无敌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反义〕
❸ 望风披靡 一触即溃 不堪一击
〔辨析〕见“雷霆万钧”(341页)。
〔连用〕横扫千军
〔俗语〕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台风进山林——摧枯拉朽

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摧枯拉朽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摧:推倒。拉:折断。枯、朽:指枯朽的草木。摧毁枯朽的草木。
出处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拉朽者易为力。”
举例 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水浒传》第一○九回)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枯:枯草。朽:腐木。摧折枯草腐木。比喻很容易将腐朽、虚弱的势力打垮。
〔例〕王蒙《踌躇的季节》:“新生活~,人民解放军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
【辨析】“摧枯拉朽”与“势如破竹”都可比喻很顺利的摧毁敌人,形容不可抵挡的气势。“势如破竹”适用范围较广,除用于军事、体育竞赛外,还可用于工作。“摧枯拉朽”多用于军事战斗、革命斗争。
【提示】“摧”不能写作“催”。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摧:摧毁。枯:枯草。拉:折断。朽:腐木。《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摧毁枯草、折断腐木化力气小,容易。后以“摧枯拉朽”形容极容易地将对方摧毁、击败。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摧折枯枝和腐朽之木。
❶ 比喻很容易办到。
❷ 也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也作“拉朽摧枯”、“拉枯折朽”、“摧朽拉枯”、“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摧枯振朽”。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比喻轻易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
十二级台风
装甲兵团出动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解义】 摧:折断。枯:指枯草。拉:摧折。朽:指烂木头。比喻非常容易打垮或摧毁。
【例句】 我军以~之势,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防线。
【近义】 势如破竹、风卷残云
【反义】 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折断枯枝,拉倒朽木。比喻很容易摧毁。含有摧毁者极强大或被摧毁者极虚弱的意味。单田芳《百年风云》:“五月十五日,忠王李秀成从天京出发,以~之势,横扫清军。”

摧枯拉朽cui ku la xiu

枯:枯树。朽:朽枝。拉:折断。摧毁枯木,折断朽枝。比喻轻而易举地将敌人或腐朽的事物摧毁。
【也作】拉朽摧枯
【近】势如破竹易如反掌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摧枯:摧毁枯草。拉朽:折断朽木。形容很容易地把腐朽势力打垮。《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例】同样是天堑所阻,重山相围,前当大敌,后有追兵,但英雄的红军……坚持了正确的军事路线和民族政策,摧枯拉朽,劲敌望风丧胆。(高缨《云崖初暖》)

TMTM【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如摧折枯枝朽木那样。比喻极容易摧毁。朽:干枯、腐烂的树木。也作“摧枯折腐”。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并列〕 摧折朽枯的草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尔。”
△ 用于摧毁弱势之敌方面。
【近义】势如破竹
〖反义〗坚不可摧。
也作“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振朽”、“拉枯折朽”。

摧枯拉朽;扫穴犁庭

摧枯拉朽;扫穴犁庭cuī kū lā xiǔ;sǎo xué lí tíng

【上】摧、拉:摧毁。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草和朽木。比喻非常容易地摧毁敌人或腐朽的东西。
◆也作“拉朽摧枯”“摧枯振朽”“摧枯折腐”。毛泽东《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下】庭:庭院。扫荡巢穴,犁平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扫除敌人势力。
◆也作“犁庭扫穴”。高阳《胡雪岩全传》:“炮车轰击,一举而廓清之,最是扫穴犁庭的利器!”
【综】正义之师摧毁反动势力势如破竹,直捣敌人的老巢,把对方彻底消灭。
【例】“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扫穴犁庭之势,直捣国民党总统府,结束了南京政府的统治,蒋介石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逃往了台湾。

☚ 穿杨贯虱;没石饮羽   寸铁在手;单刀入阵 ☛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枯:枯草。朽:朽烂的树。即摧折枯草朽木。比喻很容易、很顺利地将敌人摧毁。也作“摧枯折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