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摔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摔跤shuaijiaowrestling

奥运会比赛项目。包括古典式摔跤(希腊罗马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中国式摔跤与国际式摔跤规则不同,主要有蒙古族摔跤、朝鲜族摔跤、维吾尔族摔跤和云南少数民族摔跤(见民族摔跤)等。国际式摔跤在中国起步较晚。1954年中央体育学院(后来的北京体育学院)开始对国际式摔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在1956年全国中国式摔跤比赛大会上做了表演。1958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教练员训练班;同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体育学院国际摔跤比赛,全国各省、市、区都派了代表前往观摩和学习。1959年4月在上海市举行了第1届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共有22个省、市、区的29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在第1、2届全运会上,希腊罗马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作为表演项目,第4届全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9~1980年中国曾与苏联、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摔跤队进行过比赛,并参加了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7、8届亚洲运动会的摔跤比赛。在1966年雅加达举行的第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选手蒋运启获得古典式摔跤中量级冠军。1989年在世界青年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上,中国选手获1枚银牌、2个第5名、团体总分第6名。1991年在匈牙利多瑙河举行国际自由式摔跤A级系列赛上,中国选手获1枚银牌和1枚铜牌;同年,5月在第7届亚洲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上,中国选手获2枚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1993年第9届亚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在蒙古乌兰巴托举行,中国队获1枚银牌、1枚铜牌;同年,在第9届亚洲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上,中国队获1枚金牌、1枚银牌。1995年在世界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上,中国获1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1998年中国选手盛泽田在世界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上,获得58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至2000年中国摔跤队共获得过女子项目7个级别的世界冠军。


摔跤中国世界冠军表

年份姓名项目赛事
1991
1991
1991
1992
1992
1992
1992
1993
1993
1993
1995
1996
1996
1997
钟秀娥
张霞
刘东风
潘艳萍
钟秀娥
王朝丽
刘东风
王朝丽
钟秀娥
刘东风
刘东风
刘东风
钟秀娥
钟秀娥
女子自由式44公斤级
女子自由式53公斤级
女子自由式75公斤级
女子44公斤级
女子47公斤级
女子65公斤级
女子75公斤级
女子65公斤级
女子47公斤级
女子75公斤级
女子75公斤级
女子75公斤级
女子52公斤级
女子46公斤级
第3届世界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
第3届世界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
第3届世界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
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5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5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5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第10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

摔跤shuājiāo

❶摔倒在地
 △ 小心~。
【同】跌跤
❷体育运动项目,两人徒手相搏,以把对方摔倒为胜。

摔跤shuāijiāo

❶摔倒在地。
【例句】天正下雪,一位老奶奶在商场门前摔跤了,我急忙把她搀扶起来。
 ❍ 他怕摔跤,一定要拉住别人的手才敢走路。
【近义】跌倒︱摔倒
❷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组词】表演摔跤︱女子摔跤︱摔跤比赛︱摔跤手
【例句】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 夏天暴风雨来临之前,高粱就迅速地生出气根,深深地扎进土里,风暴无法撼动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等着对方向他扑来。
【近义】角斗︱角力︱相扑

摔跤

摔跤

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摔倒对方的运动。中国古代摔跤称为角抵、角力、相扑、争跤等,进入清代后,始称“摔跤”。摔跤在古代属于武艺的一类。其技法与拳术相近,且相互渗透为用。一般拳术中均有摔法,摔跤术中也有打、踢、拿、靠等拳术技法。摔跤发展成一项自成体系的竞技运动后,武术(武艺)中仍保留有摔跌之法。参见“角抵”、“摔法”等条。

☚ 角力   争交 ☛
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

歌咏琴棋书画等活动:韵事
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吹弹歌舞 歌舞吹弹
踢球:踘蹴 蹴踘 蹙毬 蹙鞠
击剑:刺剑 角剑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体育(体育运动)
 体育活动:运动
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之一:鞦韆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拳(拳击) 打球
 拳击的技法:拳(拳法;拳技;拳路)
练拳击:打拳耍拳
 摔跤打拳:拽拳丢跌
竞技射击:角射
摔跤:摔交 摔角 贯跤 掼交 撂跤 相扑 厮扑 跌打
登山运动:登山

另见:射箭 游玩 游戏 锻炼1 渡水

☚ 文体活动   锻炼1 ☛

跌倒

跌倒

跌(跌跤;跌交;跌踣;跌失;跌顿;侧跌;倾跌;吃跌;踣跌) 摔(摔交;摔跌;摔跤;摔倒) 掼(掼交;掼倒) 栽(栽交;栽倒;栽跤) 僵(僵仆;仆僵;颠僵) 攧 蹎(蹎跌;蹎仆) 蹶(蹶仆;蹶倒;蹶跌;蹶踣;蹶踬;僵蹶;踣蹶) 跋 蹪 顿(顿踣;顿伏;顿仆;顿躄;局顿) 疐(跋前~后) 吃乔 吃交 欹仆 踬仆 陨踬 倾踬 倾颠 倾踣 踣顿 踣傹 僵踣 颠仆 颠踣 颠倒 颠翻 颠覆 隤陷 踣踬 倒下 陨坠 倒翻
向后跌:倒偃 跌大 遏倒 脚梢天 仰八叉 朝天馄饨
 向后跌的姿态:仰面朝天
从高处跌下:跌落 跳落
 从马上跌下:堕马
 大臣坠马:折臂三公
 身体迅速跌落坐下:跌坐
跌落于地,两脚朝天:踢空
跌倒伏地:蹎蹶
屈身倒地:跧仆
 蜷伏倒地:矬倒
 跌倒头先着地:倒栽葱
倒下难以动弹:瘫倒
仰面跌倒或躺卧的样子:仰不剌叉
摔跤打滚的样子:跌跌滚滚
(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跌倒)

另见:身体 倾斜 倒下 行走不稳

☚ 跌倒   跌倒的原因 ☛

犯错

犯错

比喻犯错误:跌交 摔跤(摔跤子) 摔跟头
犯下过失:跌(跌倒;跌跤;跌足) 失脚负阙 陷假 贻愆 贻愆
 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渎职 鳏官
犯过失到了恶的地步:过到
走上错误的道路:误入歧途 误入迷途
容易犯错误:大道多歧
犯错很多:犯错累累
犯严重错误:失足
旧时的德行或毛病又犯了:故性复萌
一不小心就犯错:转喉触讳
重犯过错:旧念复萌
重犯同一过失:贰过
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蹈其覆辙
连续犯错:一错再错
屡犯错误:一误再误
多次犯错误:累累犯错
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重蹈覆辙 重蹈故辙 再蹈覆辙 再蹈故辙 再蹈前辙 更蹈覆辙 覆辙相仍 覆辙相寻 覆车重寻 复蹈故辙 复蹈其辙 复蹈前辙 覆车继轨 蹈履前辙 再踵前辙 复循故辙 仍蹈覆辙 仍蹈故辙 仍蹈前辙

另见:发生 错误 做错

☚ 犯错   犯罪 ☛

摔跤

这是黎族青少年喜欢参加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表现了力的较量。这种活动一般两人一对,也叫对等交。什么时候开始,由仲裁下令。令一下,两个就相互交叉抱腰,亦可采取其他动作,如搂腰或绊脚等。经过双方对等的较量后,倒在地上的一方为败,胜者受到人们的赞扬。

摔跤

❶朝鲜族男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运动多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农闲时进行。场地呈圆型,在露天的一般铺上沙子,在室内的垫上垫子。摔跤的方法,首先带上连在一起的腰腿带,腰带围在腰际,腿带套在右大腿上,然后右膝着地,先用左手抓住对方腿带,再用右手抓住对方腰带,接着运动员起身,在右膝离地的瞬间,裁判员的一声哨响,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县级以上摔跤比赛的冠军,传统的奖赏一般都是一头大黄牛,这是由“农事乃天下之大本”而来。朝鲜族式摔跤已列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之一。
❷锡伯族喜爱的体育运动。摔跤是增强体力,培养勇猛顽强的精神之运动。从儿童到成年男子都喜欢这一活动,有支跤、抢跤、抱后腰、“虎”等多种摔法。支跤是双方相互两臂支好开始摔,倒地者为败,二人同时倒地为平跤,三跤决胜负,也有连摔多跤的。抢跤是双方在场内对面站好,裁判下令后各持对方弱点抢先下手。抱后腰是强者让弱者从后抱腰,然后开摔。“虎”是一个强者同时对几个弱者,强者敢“虎”是本身真强,人多一方未必取胜。锡伯族摔跤活动至今仍很普遍。蒙古等北方民族均喜好这项运动。

摔跤Wrestling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两人相抱运用力气和技巧,以摔倒对方为胜。史前只是人们生存的手段,后逐渐发展为体育活动。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公元前3400年的壁画上所描绘的摔跤与今天的摔跤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有对奥德修斯与埃阿斯摔跤比赛的描述。摔跤是早期奥运会项目之一。早期的摔跤形式很多,而现代的摔跤比赛是在标准的形式和规则下进行的。世界摔跤锦标赛采用古典式、自由式和桑勃摔跤三种。摔跤是力量、速度的较量。一场比赛分为两局,中间休息一分钟。加拿大最流行的摔跤形式是自由式摔跤。在国际比赛中,加拿大曾获自由式摔跤4枚银牌、5枚铜牌。1930年在英联邦运动上,加拿大摔跤运动员囊括全部7枚金牌。

摔跤

彝族传统游艺活动。每逢年节和喜庆场合,邻近村寨的人们都要联合进行摔跤比赛,场面十分热闹。摔跤手头缠青巾,腰系红巾,赤膊上阵。双方先拥抱,以示友好。裁判人一声令下,双方便相扑角力。摔跤方法有跳绊、蹩、蹦、转身进胯、抢抱猛摔等,以迫使对方两肩着地为胜。获胜的摔跤手享有很高的荣誉,人们向他敬酒,长者给他披红挂彩。按习俗,他将成为姑娘们的偶像,优先赢得姑娘的爱情。

摔跤

维吾尔族传统角力运动项目。古称“角抵”、“角力”、“相扑”、“争跤”。比赛前,要根据观众人数,选择一块软土或沙地作为摔跤场。摔跤手身穿本民族摔跤服,系上腰带上场。通常由1—2名老摔跤手主持比赛。摔跤时有抱腰摔、举过胯骨再摔、转抛、推倒、翻过头顶摔下等方法。

摔跤

摔跤

一种较量力量和技巧的传统体育活动。由秦汉时的角抵发展而来,宋代又称为“争交”、“相扑”,清初统称为摔跤。摔跤广泛流行于彝、蒙、侗、朝鲜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各地区都有不同的传统摔法,如彝族的先拥抱后角斗,朝鲜族使用的白(麻)布腿带等都各有特色。但不论哪种方式,摔跤的双方都必须以徒手较量,力争将对方摔倒,或使对方双肩着地。摔跤在技法上与武术中的拳术很相近。在古代,摔跤本身就属于一种武艺,后来虽说发展成了独特的竞技运动,仍然保留有拳术中的摔、跌等方法。元代蒙古族摔跤运动盛行,不仅男子热衷于摔跤,女子也多有参加,而且还有以摔跤来择嫁的习俗。清代朝廷设有“善扑营”,主要营众是由八旗兵中选出的摔跤勇士,每年腊月由高级官吏主持,进行一次摔跤比赛。

☚ 跳鼓   滑雪 ☛

摔跤

即“中国式摔跤”。

摔跤

摔跤

其中中国式摔跤比较普及。安徽省于1958年组建中国式摔跤集训队,并赴内蒙古学习,聘请古言木、西里布任教练。在第二届全运会上,赵守章获轻量级冠军;刘传玉、祖国华并列重量级冠军。1982年,王正松获48公斤级全国冠军。1980年至1990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前3名的有16人。蚌埠、阜阳、宿县、淮南、马鞍山等地市均有少年业余摔跤队,凤阳县还成立了摔跤柔道运动学校。国际式摔跤安徽起步较晚,1958年才组建摔跤队,赴北京体院代培。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姚洪昌获古典式次轻量级金牌;连效山获自由式最轻量级冠军。嗣后,在全国比赛中有6人获得较好名次,连效山、蒋运启分别获轻量级和次中量级第一名。1964年在全国摔跤比赛中,取得5项冠军,3项第四名,2项第五名。第二届全运会上,获1枚金牌,2枚铜牌。蒋运启、姚洪昌入选国家摔跤队,并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蒋运启获次重量级金牌。第五届全运会上,魏庆学获74公斤级冠军。1984年全国古典式、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上,李拥军获金牌。1988年魏庆坤、胡国宏入选国家队。第11届亚运会上,胡国宏获铜牌。

☚ 射击   柔道 ☛
摔跤

摔跤

摔跤是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摔跤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狞猎或部落冲突中,便广泛利用徒手格斗,逐渐形成了摔跤动作。以后又不断地积累、总结、发展,进而形成了摔跤运动。中国古代称摔跤运动为角力、角抵、相朴、争跤等。早在商朝以前,北方少数民族中就有一种两人对抗的角力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角力已用来锻炼士兵。《礼记·月令》 载: “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秦汉时期的角抵戏已很盛行,并用于表演。《汉书·武帝纪》 载: “元封三年 (公元前108) 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之。”1975年湖北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漆画木篦上的角抵图画就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摔跤的场面。晋代,元宵节时多举行摔跤比赛。隋唐时期摔跤活动更为普及,出现了专门记述摔跤的 《角力记》。宋代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也出现摔跤组织 “角抵社”,并有摔跤比赛规则。如每场比赛分3个回合,不许抓 “裩儿” 和拽起 “袴儿”,可以 “拽直拳”、“使脚剪” 等。宋代军队中还特制出120人组成的 “内车子” (摔跤队) 专为皇帝表演摔跤。清代设有 “善扑营” 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规则也有很大改进,如穿特制的摔跤服,不许击打和使用反关节,三点着地(二脚一手一膝) 为败; 3战2胜等。民国时期还曾举行全国性的摔跤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传统的摔跤运动进行了整理,使之从技术动作到比赛规则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式摔跤,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摔跤运动的发展。
古埃及的古墓壁画上,也有大量的完整的摔跤比赛的图画。古代印度也曾盛行过摔跤活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中,也曾生动地描述过古希腊摔跤比赛的盛况。当时的摔跤活动既是一种竞技游戏,也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尼罗河中游,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民卡散陵墓的壁画上,就绘有角力的士兵。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在古希腊运动会上便已有角力比赛。当时比赛方法很简单,只是把对方摔倒了3次即为胜。公元77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不分体重,以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运动员摔跤时,直到一个人完全精疲力尽,两肩着地为止 (这种方式后来发展成为古曲式摔跤); 另一种是运动员可以用腿足勾绊进攻,也可以抓扼对手身体各部分 (后来发展为自由式摔跤)。
到中世纪,摔跤运动已在欧洲各国广为普及,并作为基本训练进入学校。16世纪中叶,开始出现摔跤专著,摔跤技术也不断提高,形成了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大类。古典式摔跤又称 “古典角力”。摔跤时只准用手抱对方腰以上部分,不准用脚勾、绊、踢。使对方两肩同时着地,并有1秒钟明显停顿为胜,否则以全局得分多少为胜。自由式摔跤又被称为“自由式角力”。摔跤时可手脚并用,凡能使对手两肩同时着地即为胜利,否则以全局得分多少为胜。以上两种摔跤合称国际式摔跤。
近、现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不少以表演摔跤为职业的组织和艺人,当时的武术组织 “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 等也有摔跤科目,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的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多次全国性比赛。摔跤运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十分盛行,特别是内蒙地区的蒙古族,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云南地区的傣族、苗族等,摔跤最活跃。虽然比赛的规则、方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形式和中国古代摔跤是一脉相承的。摔跤比赛,运动员不仅仅是比力量、比技术,还要斗智斗勇,比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能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人的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使人的肌肉发达,骨骼结实,体型健美,精神充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擒拿术   相扑 ☛
摔跤

摔跤

哈萨克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喜庆节日举行,分成年人和少年儿童两种。成年人采用自由式摔跤,不分身高体重,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对手穿着马甲式的摔跤衣,扎上粗布腰带,相距二米,相对而立,裁判一声令下,摔跤手即上前交手相摔,凭着臂力,利用技巧和机智,将对手摔倒在地,即算优胜。少年儿童则采用套袋摔,摔跤手的双脚套入麻袋中,用腰带将麻袋口齐腰扎紧。比赛时双方相对而立,裁判一声令下,即用双手和肩,腰之力,将对方摔倒在地,即算优胜。哈萨克族有志于摔跤的儿童,从小就养成“抱牛犊”的习惯,刚生的牛犊轻又小,很容易就抱上走;随着人和牛犊的长大,重量不断增加,抱起来走就不容易了,哈萨克的小摔跤手每天的早晨、中午、晚上,按时抱牛犊进行训练,不断增长臂力,这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办法。现在有了体育学校和教练,训练的方法更为先进和科学,哈萨克族中因此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摔跤手,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

☚ 骑射元宝   骑马争布 ☛
摔跤

摔跤

摔跤是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摔跤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狩猎或部落冲突中,便广泛利用徒手格斗,逐渐形成了摔跤动作。以后又不断地积累、总结、发展,进而形成了摔跤运动。中国古代称摔跤运动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商朝以前,北方少数民族中就有一种两人对抗的角力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角力已用来锻炼士兵。《礼记·月令》载: “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秦汉时期的角抵戏已很盛行,并用于表演。《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 (公元前108) 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之。” 1975年湖北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漆画木篦上的角抵图画就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摔跤的场面。晋代,元宵节时多举行摔跤比赛。隋唐时期摔跤活动更为普及,出现了专门记述摔跤的 《角力记》。宋代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也出现摔跤组织 “角抵社”,并有摔跤比赛规则。如每场比赛分3个回合,不许抓“𥚛儿”和拽起 “袴儿”, 可以 “拽直拳”、 “使脚剪” 等。 宋代军队中还特制出120人组成的 “内车子” (摔跤队) 专为皇帝表演摔跤。清代设有 “善扑营” 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规则也有很大改进,如穿特制的摔跤服,不许击打和使用反关节,三点着地 (二脚一手一膝) 为败; 3战2胜等。民国时期还曾举行全国性的摔跤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传统的摔跤运动进行了整理,使之从技术动作到比赛规则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式摔跤,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摔跤运动的发展。
古埃及的古墓壁画上,也有大量的完整的摔跤比赛的图画。古代印度也曾盛行过摔跤活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中,也曾生动地描述过古希腊摔跤比赛的盛况。当时的摔跤活动既是一种竞技游戏,也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尼罗河中游,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民卡散陵墓的壁画上,就绘有角力的士兵。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在古希腊运动会上便已有角力比赛。当时比赛方法很简单,只是把对方摔倒了3次即为胜。公元77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不分体重,以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运动员摔跤时,直到一个人完全精疲力尽,两肩着地为止(这种方式后来发展成为古典式摔跤); 另一种是运动员可以用腿足勾绊进攻,也可以抓扼对手身体各部分 (后来发展为自由式摔跤)。
到中世纪,摔跤运动已在欧洲各国广为普及,并作为基本训练进入学校。16世纪中叶,开始出现摔跤专著,摔跤技术也不断提高,形成了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大类。古典式摔跤又称“古典角力”。摔跤时只准用手抱对方腰以上部分,不准用脚勾、绊、踢,使对方两肩同时着地,并有1秒钟明显停顿为胜,否则以全局得分多少为胜。自由式摔跤又被称为 “自由式角力”。摔跤时可手脚并用,凡能使对手两肩同时着地即为胜利,否则以全局得分多少为胜。以上两种摔跤合称国际式摔跤。
近、现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不少以表演摔跤为职业的组织和艺人,当时的武术组织 “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 等也有摔跤科目,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的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多次全国性比赛。摔跤运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十分盛行,特别是内蒙地区的蒙古族,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云南地区的傣族、苗族等,摔跤最活跃。虽然比赛的规则、方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形式和中国古代摔跤是一脉相承的。摔跤比赛,运动员不仅仅是比力量、比技术,还要斗智斗勇,比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能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人的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使人的肌肉发达,骨骼结实,体型健美,精神充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擒拿术   相扑 ☛

摔跤

藏族、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已盛行。比赛场地利用天然草原或在土地上,参赛人数需成偶数,最多可达1024人。不受地区、体重限制,采取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一跤定胜负。藏式摔跤类似自由式摔跤。蒙古族比赛时,选手要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短上衣,下穿肥大裤子、蒙古靴、劲儿套、五色彩带“景嘎”(“景嘎”越多,表示历次比赛中取胜的次数多)。摔跤手在三唱摔跤歌中,跳着舞步或鹰舞步入场,裁判员发令后,先是双方握手致敬,互相拥抱,然后开始比赛,以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摔跤

摔跤shuāi jiāoWrestling

绊跤 [bàn jiāo] tripping
抱臂 [bào bèi] bear hug
抱肩 [bào jiān] arm drag
场边 [chǎnɡ biān] ringside
打脊骨 [dǎ jǐ ɡǔ] spine-break
带式角力 [dài shì jiǎo lì] belt-wrestling
蹲伏 [dūn fú] crouch (a waiting position)
扼臂 [è bèi] arm-hold
扼喉 [è hóu] garrote; scrag
反摔 [fǎn shuāi] back-drop
反抑颈 [fǎn yì jǐnɡ] half-nelson
钩滑 [ɡōu huá] hook slide
钩腿 [ɡōu tuǐ] tripping kick
击膝 [jī xī] knee-drop
急拖 [jí tuō] quick jerk
剪扼式 [jiǎn è shì] scissors-hold
角力 [jiǎo lì] wrestle
角力垫 [jiǎo lì diàn] wrestling mat
角力者 [jiǎo lì zhě] wrestler
角力装 [jiǎo lì zhuānɡ] jacket
绞扭 [jiǎo niǔ] cobra-twist
绞腿 [jiǎo tuǐ] leg hold
截肘 [jié zhǒu] elbow-block
纠缠 [jiū chán] scuffle
拦腰抱掷 [lán yāo bào zhì] waist throw; hipe
勒颈 [lēi jǐnɡ] head-lock
扭臂 [niǔ bèi] hammer lock
扭头 [niǔ tóu] head-twist
桥形 [qiáo xínɡ] bridge (a defensive position)
擒 [qín] catch
全反夹式 [quán fǎn jiā shì] full-nelson
扫腿 [sǎo tuǐ] foot-sweep
摔法 [shuāi fǎ] throwing technique
双脚夹颈 [shuānɡ jiǎo jiā jǐnɡ] flying scissors
双脚夹身 [shuānɡ jiǎo jiā shēn] body-scissors
撕腿 [sī tuǐ] leg-split
锁臂夹腿式 [suǒ bèi jiā tuǐ shì] arm-lock and leg-hold
跳踢 [tiào tī] jumping kick
头撞 [tóu zhuànɡ] butt
腿扼式 [tuǐ è shì] double leg-lock
腰带 [yāo dài] belt
用身体撞 [yònɡ shēn tǐ zhuànɡ] body crash
用腋夹颈 [yònɡ yè jiā jǐnɡ] chancery
职业摔跤 [zhí yè shuāi jiāo] [USA](inf.) muscle racket
掷槌法 [zhì chuí fǎ] hammer-throw
肘击 [zhǒu jī] elbow-blow

☚ 拳击   武术 ☛
00000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