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 天津卫汉族名城传说。流传于天津。相传天津在古时因地处三汊沽和海河两岸的小直沽,所以人称“小直沽”。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路过此地,觉得此地是水陆要道,地方很大,不该叫“小直沽”。有位大臣奏称:千岁承圣上之命,顺乎天意,在这里渡过河津,应更名“天津”。燕王听后大喜,遂定名为“天津”。燕王称帝后,在此修城驻兵,设置了天津卫。 ☚ 圆明园的金丝楠木殿 天津城也叫算盘城 ☛ 天津卫明廷永乐二年(1404)命在天津设卫,先设天津卫及天津左卫,四年(1406)改青州右卫(一说左卫)为天津右卫,三卫共处一城,各立衙署,互不统属,是为天津三卫。卫为明代军事组织,每卫兵士足额5600人,设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经历等官统属,卫下各有前后左中右5个千户所,设千户、百户等官。天津三卫均隶属于后军都督府,兼有屯田守卫之责。入清,顺治九年(1652)将三卫归并为一卫,统称“天津卫”,仍为军事建置,直到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天津卫之建置始行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