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提点刑狱公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提点刑狱公事

官名。简称“提刑”或“刑宪”、“宪”。宋太宗淳化二年(991),以司门员外郎董循等十一人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负责本路司法刑狱、巡察贼盗和监察等事,亦兼管农桑,后省。真宗时复置诸路提点刑狱公事,以朝官充任;以閤门祇候等武臣任同提点刑狱,为副职;并设专司,其属有检法官与幹办公事等。后又改称“提点刑狱劝农使”。仁宗天圣六年(1028)尽废;明道二年(1033)复置。南宋孝宗时始不除武臣,专以文臣充任。掌该路司法刑狱,审问囚徒,复查案牍,凡淹滞狱案及贼盗逃窜不能获者,皆上报朝廷,举劾有关官吏违法失职。其官署称“提点刑狱司”。是明、清两代提刑按察使的前身。

提点刑狱公事

宋官名。简称“提点刑狱”、“提刑”。初设于宋淳化二年(991),主管所属各州司法、刑狱和监察诸事,亦管农桑。官署称司,号“宪司”。南宋易名提点京畿刑狱。金代设提刑使,后称按察使。明清两代各省设提刑按察使。

提点刑狱公事

提点刑狱公事

官名。宋代置。掌一路刑狱之事。《宋史·职官志七》: “提点刑狱公事: 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 提点刑狱武臣   提举会灵观事 ☛

提点刑狱公事

宋代官名。简称“提点刑狱”、“提刑”。初设于宋淳化二年(991),主管所属各州司法、刑狱和监察诸事,亦管农桑。官署称司,号“宪司”。南宋易名提点京畿刑狱。金代设提刑使,后称按察使。明清两代各省设提刑按察使。

提点刑狱公事

官名。简称提点刑狱或提刑。掌路一级司法、监察及刑狱。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始委朝官或閤门祗侯以上者充任。时置时罢。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定制。神宗前参用武臣,神宗时改用文臣。南宋初一度用武臣。金沿置,后更名按察使。

提点刑狱公事

官名。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以司门员外郎董循等十一人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不久废。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复置诸路提点刑狱公事,以朝臣充任,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改为提点刑狱劝农司,以武臣为副职,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劝农桑。后废。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复置诸路提点刑狱,熙宁二年(公元1062年)规定全用文臣。南宋初曾参用武臣,孝宗时始专用武臣,自后不变。所属有干办公事、检法官各一人。其官署称提点刑狱司,号称“宪司”。京畿地区另设提点开封界诸县镇公事,掌畿内县镇刑狱、治安、场务、河渠。南宋时称提点京畿刑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