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推拿练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推拿练功 推拿练功练功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形体姿势动作并配合呼吸运动来强健身体,锻炼功夫的方法。推拿练功采用了传统练功法中的某些方法,或加以改进、发展,旨在培养和加强自身的专业工作能力。因为经过不断地锻炼,可以使自己具有充沛的精力,强健的身体,深厚的功夫,持久的体力和耐力(包括腕力、指劲),灵活的关节,敏锐的指感。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推拿手法,增强治疗效果,胜任推拿医疗工作。由于推拿练功是一种整体性的锻炼,所以其中某些方法也适合于病人进行锻炼,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韦驮献杵第一势图1-1 ![]() 韦驮献杵第一势图1-2 图2 韦驮献杵第二势 ![]() 图3 韦驮献杵第三势 摘星换斗势 [原文] ❶单手高举 掌须下复 目注两掌 吸气不(慢)呼 鼻息调匀 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❷只手擎天掌复头 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 用力收回左右侔。[动作姿势]❶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八字形(右足跟与左足弓相对,相距约一拳),随势身向右微侧。 ❷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成右虚步。两上肢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握如钩状下垂于裆前。 ❸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直角,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 ❹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求虚(图4)。左右两侧交替锻炼,要求相同。 ![]() 图4 摘星换斗势 倒拽九牛尾势 〔原文〕 ❶小腹运气空松 前跪后腿伸直 二目观拳 两膀用力。 ❷两骽后伸前屈 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 观拳须注双瞳。〔动作姿势〕 ❶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其距较两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线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图5-1)。 ❷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曲,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图5-2)。 ❸旋动两前臂,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劲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图5-3)。 ❹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 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肩松,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图5-4)。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相同。 ![]() 图5-1 倒拽九牛尾第一势 ![]() 图5-2 倒拽九牛尾第二势 图5-3 倒拽九牛尾第三势 ![]() 图5-4 倒拽九牛尾第四势 出爪亮翅势 〔原文〕 ❶掌向上分 足趾拄地 两胁用力 并腿立直 鼻息调匀 目观天门 牙咬 舌抵上腭十指用力 腿直 两拳收回 如挟物然。 ❷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 功须七次全。〔动作姿势〕 ❶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 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右与左)相接;仰头,目观中、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三、四寸,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曲,腰直,膝不得屈(图6-1)。 ❷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平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翻掌,使掌心朝天,十指仍用力分开,肩、肘、腕、掌相平。 ❸两仰掌化拳,由身后向腰,成仰拳护腰势。 ❹两仰拳化俯掌(拇指相接,十指用力分开),由胸前徐徐向前推至肘直,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三、四寸,继而两掌背屈,使掌心朝前,指端向上,十指仍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腕相平,直腰,膝勿屈(图6-2)。 ![]() 图6-1 出爪亮翅势 ![]() 图6-2 出爪亮翅势 九鬼拔马刀势 〔原文〕 ❶单膀用力 夹抱颈项 自头收回 鼻息调均 两膝立直 左右同之。 ❷侧首弯肱抱顶及颈 自头收回 弗嫌力猛 左右相轮 身直气静。〔动作姿势〕 ❶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图7-1)。 ❷运动两臂: 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 (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❸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复,使手抱于颈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在生理许可范围内尽可能向上。 ❹头用力上抬,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使头前俯;手项争力。挺胸直腰,腿坚脚实,使劲由上贯下至踵。鼻息调匀,目微左视(图7-2)。 ❺运动两臂: 左掌由后经上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 图7-1 九鬼拔马刀势 ![]() 图7-2 九鬼拔马刀势 三盘落地势 〔原文〕 ❶目注牙呲 舌抵上腭 睛瞪口裂 两腿分跪 两手用力抓地 反掌托起 如托千金两腿收直。 ❷上腭坚撑舌 张眸意注牙 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两掌翻齐起 千觔重有加 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动作姿势]❶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❷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上胸。 ❸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❹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图8)。 ![]() 图8 三盘落地势 青龙探爪势 [原文]❶肩背用力 平掌探出 至地围收 两目注平。 ❷青龙探爪 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 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 围收过膝 两目注平 息调心谧。[动作姿势]❶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❷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 (图9)。两足踏实勿移。 ❸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❹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❺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 (如本势 ❶)。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 图9 青龙探爪势 卧虎扑食势 〔原文〕 ❶膀背十指用力 两足蹲开 前跪后直 十指拄地 腰平头昂 胸向前探 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❷两足分蹲身似倾 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头胸作探前势 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均出入 指尖著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 学得真形也卫生。[动作姿势]❶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勿离地,足尖内扣)。两掌相迭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❷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❸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约当肩宽);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❹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 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图10-1)。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图10-2)。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如饿虎扑食。左右交换,要领同右侧。 ![]() 图10-1 卧虎扑食势 ![]() 图10-2 卧虎扑食势 打躬势 [原文]❶两肘用力夹抱后脑 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 躬身低头至腿 两耳掩紧 鼻息调匀。 ❷两手齐持脑 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 口更𫝯牙关掩耳聪教塞 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 力在肘双弯。[动作姿势]❶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❷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腹凸臀。 ❸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❹直膝弯腰身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 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图11)。 ![]() 图11 打躬势 工尾势(掉尾势) [原文]❶膝直膀伸躬鞠 两手交推至地 头昂目注 鼻息调匀。 ❷膝直膀伸 推手自地 瞪目昂头 凝神壹志。[动作姿势]❶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❷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❸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❹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勿离地(图12)。 ![]() 图12 掉尾势 易筋经外功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练功,《易筋经外经图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练力练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练功时,早晨面向东立,消除杂念,聚精会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气”贯于两手。边作边默念数字。练熟一式后再做下一式,熟练后连贯练习。各式锻炼方法如下: 第一式 [原文]面向东立,目上视。两脚跕平,宽与肩齐,不可参差。两手垂下,肘微曲,掌背朝上,掌心朝下,指尖仰翘朝前。默数四十九字,每数一字,指想朝上翘,掌想朝下按。如此四十九翘,四十九按,四十九宫也。[动作姿势]两脚分开,距离同肩宽;两眼向前看,两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数一字,手指向上一翘,手掌向下一按;一翘一按为一次,共默数四十九次(图13)。 第二式 [原文]前式数字毕,将十指曲为拳,背朝前,以两大指朝身。每数一字,拳一紧,大指一翘。数四十九字,即四十九紧,又即四十九翘也。[动作姿势]两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两拇指端相对; 每默数一字,拇指向上一翘,四指一紧,一翘一紧,共默数四十九次(图14)。 ![]() 图13 易筋经外经第一式 ![]() 图14 易筋经外经第二式 第三式 [原文]前式数字毕,将大指叠在掌心捏紧为拳,趁势往下一伸,肘之曲者从此而直,以虎口向前,每数一字,拳加一紧,亦数四十九字,四十九紧也。[动作姿势]两手拇指先屈于掌内,然后四指握拳;两臂垂于体侧,拳孔向前,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15)。 第四式 [原文]前式数字毕,将臂平抬,拳伸向前与肩齐平,两肘微曲,虎口朝上,拳掌相离尺许,数一字,拳一紧,数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从下向前缓缓举起,高与肩平,两肘稍曲,拳心相对(一尺左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默数四十九次(图16)。 ![]() 图15 易筋经外经第三式 ![]() 图16 易筋经外经第四式 第五式 [原文]前式已毕,即接此式。将两臂竖起,虎口向后,手不可贴头,拳紧如前,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缓缓向上举,拳心相对,两臂稍屈; 两臂不可紧靠头部,上举时两脚跟提起;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两脚跟一起一落,默数四十九次(图17)。 第六式 [原文]前式已毕,即接以两拳下对耳一寸远,以虎口向两肩,数一字拳一紧想前,两肘尖往后,用力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左右平举,屈肘,两拳对两耳,(距离一寸),虎口对两肩;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18)。 ![]() 图17 易筋经外经第五式 ![]() 图18 易筋经外经第六式 第七式 [原文]前式已毕,将身往后一仰,以脚尖离地为度,趁势将两手分开,直以肩齐,虎口向上,数一字拳一紧想,两拳往上后,胸微向前合,数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左右侧平举,高与肩平,虎口向上,两肩略向后仰,胸部略向前,两臂上举同时脚趾离地,脚掌着地,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19)。 第八式 [原文]前式既毕,将两手收回,两拳向前合对,与第四式相同。而不同者: 手直肘不微曲,拳对相近只离五六寸远。数一字,拳一紧,亦合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肘不屈,两拳距离五、六寸,虎口向上,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20)。 图19 易筋经外经第七式 ![]() 图20 易筋经外经第八式 第九式 〔原文〕前式已毕,将两拳收回两乳之上些,抬起即翻拳向前,起对鼻准头,拳背食指大节骨去鼻下二三分,数一字拳一紧,合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臂左右分开,屈肘至胸部,然后翻两拳向外至鼻前,两拳距离约两寸,拳心向外,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21)。 第十式 〔原文〕前式已毕,将两手分开,虎口对两耳,如山字形。每数一字,拳一紧,拳想上举,肘想前近合,数四十九字。〔动作姿势〕两上臂左右平举,两前臂向上直竖,虎口对两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图22)。 ![]() 图21 易筋经外经第九式 ![]() 图22 易筋经外经第一式 第十一式 〔原文〕前式已毕,将拳翻转至脐下两旁,以两食指大节离脐一二分远,数一字拳一紧,数四十九字毕,即呵吞气三口。随津送至丹田。〔动作姿势〕两臂落下,两拳翻转至脐下两旁,两拇指离脐一两分,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一次,默数四十九次。深呼吸三次(图23)。 第十二式 〔原文〕此尾也。吞气毕,不数字。两手松开,手垂下,手掌齐向上,三端与肩平端,时脚后跟微起,以助其力,如端重物之状。再将拳三举,肘亦往下三扎。左右足,先左后右三跌,收足全功。〔动作姿势〕 两手松开,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前平举,手心向上,脚跟同时提起,脚跟落下时,两手还原,这样重复三次(图24)。 ![]() 图23 易筋经外经第十一式 ![]() 图24 易筋经外经第十二式 少林内功 少林内功以站裆为基础,着重于腰腿 (根基)的霸力和上肢运动的锻炼。锻炼时,以意运气,以气生劲,循经络而达于四肢。练时周身用劲,但呼吸自然,不能迸气,即所谓“外紧内松”。上肢和腰部运动时,要求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其基本裆式主要是站裆、马裆、弓箭裆,还有并裆、悬裆等。常用功势有: 前推八匹马、倒拉九头牛、风摆荷叶、两手托天、怀中抱丹、仙人指路、运掌合瓦、三起三落等。锻炼时应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在站裆的基础上再选练其它裆势和其中若干功势进行锻炼。各势锻炼方法如下: 站裆势 〔动作姿势〕 ❶左足向左平跨一步,宽于肩部,足尖略收成内八字,五趾着地,运用霸力,劲由上贯下而注足。 ❷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肘曲腕,肩腋莫松,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头勿左右盼顾,精神贯注,呼吸随意(图25)。 马裆势 〔动作姿势〕 ❶左足向左平开一步,屈膝下蹲,足踵距离较肩为宽,两膝和足尖微向内扣,两脚跟微向外蹬。足尖成内八字形。 ❷两手后伸,肘直腕曲,拇指分开,四指并拢,两手平放在两胯处,虎口朝内,上身挺胸,收腹微微前倾,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头如顶物,目须平视,呼吸随意(图26 )。 弓箭裆势 〔动作姿势〕 ❶身向左转,左足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距离可根据自己身体长短取其自然;在前之右腿屈膝半蹲,膝与足尖成垂直线,足尖微向内扣; 右腿在后,膝部挺直,足略向外撇,脚跟必须着地,成前弓后箭之势。 ❷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须微收,两臂后伸。挺肘伸腕,掌根蓄劲(或两手叉腰,虎口朝内,蓄势待发)全神贯注,虚领顶劲,呼吸随意(图27)。本势是锻炼裆势的重要“运功”之一。功能提神顺气,活血通络,使内外坚固。锻炼时要用劲后沉,使势有待发之态,练至一个阶段就可结合上肢动作。 ![]() 图25 站裆势 ![]() 图26 马裆势 ![]() 图27 弓箭裆势 磨裆势 [动作姿势]右弓步,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右手仰掌护腰,左手俯掌屈肘向右上方推出,掌根及臀外侧运劲徐徐向左方磨转,同时身随向左旋转,左弓步随变右弓步。左右各2~3次。 亮裆势 [动作姿势]右弓步,两手由后向上亮掌,指端相对,掌心朝上,目注掌背,上身略前俯,重心下沉。换步时向左转,两掌收回由腰部向后,再返上亮掌,左右同之。 并裆势 [动作姿势]❶两足跟微向外蹬,足尖相拢,五趾着实,力宜匀。 ❷两手挺肘曲腕,微向后伸,掌心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目须平视(图28)。 大裆势 [动作姿势]❶左足向左分开一大步,膝直足实。 ❷两手后伸,虎口相对,四指并拢,肘直腕曲。 悬裆势 [动作姿势]❶左足向左横开一大步,屈膝半蹲,两足距离比马裆宽,要领与马裆相同。 ❷两手后伸,肘要直,腕要屈,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动作与马裆相同,故又称大马步。 低裆势 [动作姿势]❶屈膝下蹲,足尖相拢,五趾着地,足跟外蹬,上身下沉,臀部后坐不可着地,故有蹲裆之称。 ❷两手握拳前举,肘要微屈,拳心相对,目须平视(图29)。 ![]() 图28 并裆势 ![]() 图29 低裆势 坐裆势 [动作姿势]❶两腿交叉,盘膝而坐,脚外侧着地,臀部坐于足跟,上身微前俯,又有称为坐盘功架。 ❷两手掌心朝下,腕要曲,使身平衡,两目平视(图30)。 前推八匹马 [动作姿势] ❶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直掌于两胁待势。 ❷两掌心相对,拇指伸直,四指并拢,蓄劲于肩臂指端,使两臂徐徐用力前推,以肩与掌成直线为度,胸须微挺,臂略收,头勿聁顾,两目平视,呼吸随意(图31)。 ❸手臂运劲,拇指上翘,指端力求与手臂成直线,慢慢屈肘,收回于两胁。 ❹由直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势,或指定的裆势。 ![]() 图30 坐裆势 ![]() 图31 前推八匹马 倒拉九头牛 [动作姿势]❶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直掌于两胁,待势。 ❷两掌沿两胁前推,边推边将前臂渐渐内旋,手臂完全伸直时,虎口正好朝下。指端朝前,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肘、腕伸直,勿抬背,力求与肩平。 ❸五指向内屈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状,劲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徐徐行至两胁,身微前倾,臀部都要微收。 ❹由拳变直掌下按,两臂后伸,回复站裆势或指定的裆势。 单掌拉金环 [动作姿势]❶与倒拉九头牛 ❶相同。 ❷右手前推,边推边手掌缓缓向上,渐渐内展,待虎口正朝下时,掌心朝外,四指并拢向前,拇指外分,臂欲蓄劲,掌侧着力,肘、腕伸直,松肩,身体勿随之偏斜,头勿互顾,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❸五指内收握拳使劲注掌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回复成直掌护胁,身体勿随意偏斜。左手动作与右手相同,左右各练2~3次。 凤凰展翅 [动作姿势]❶站好中裆或指定裆式,两手屈肘上行,至上胸处成立掌交叉待势。 ❷由立掌化为俯掌,缓缓向左右外分,两臂运动,腕欲屈曲,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指欲上翘,犹如开弓之势,头如顶物,目欲平视,切勿抬肩,呼吸随意。 ❸两掌旋腕,屈肘内收,两侧蓄劲着力,徐徐收回,使掌心逐渐相对,处于胸前交叉立掌 (图32)。 ❹由上胸之立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站裆势或指定的裆势。 ![]() 图32 凤凰展翅 霸王举鼎 〔动作姿势〕 ❶站好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掌缓缓上托,掌心朝天,过于肩部,掌根外展,指端由左右向内旋转,虎口相对,犹托重物,徐徐上举,肘部要挺,指端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头勿聁顾,两膝勿松,劲要含蓄(图33)。 ❸旋腕翻掌,指端朝上,掌侧相对拇指外分,蓄力而下,渐渐收回护腰。 ❹在腰部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式。 ![]() 图33 霸王举鼎 顺水推舟 〔动作姿势〕 ❶站好马裆或指定裆势,两手曲肘直掌于胁部待势。 ❷两直掌运劲徐徐向前推出,边推边掌根外展,虎口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由外向内旋转,指尖相对,肘欲伸直,腕欲屈曲,似环之形,头勿低身勿倾,力求掌侧肘直与肩平。 ❸五指端慢慢向左右外旋,恢复直掌,四指并拢,拇指后翘,指端着力,屈肘蓄力而收,成仰掌护腰。 ❹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马裆或指定的裆势。 怀中抱月 〔动作姿势〕 ❶站好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仰掌由腰部上提,化为立掌在上胸处交叉。缓缓向左右外分,肘欲直,掌心朝前须与肩平。下部动作,以要求足跟外蹬为原则。 ❸两指端向下,掌心朝内,慢慢蓄劲,上身略前倾,两手势如抱物(图34)。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徐徐抄起,仍直掌回收于上胸交叉。 ❹由上胸立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马裆或指定的裆势。 仙人指路 〔动作姿势〕 ❶站好并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护腰待势。 ❷左仰掌上提至胸立掌而出,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手心内凹成瓦楞掌,肘臂运动立掌着力向前推出,力欲均匀(图35)。 ❸推直后旋腕握拳,蓄劲而收,右掌动作与左掌相同。 ❹待练好指定的次数或时间,即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并裆或指定的裆势。 ![]() 图34 怀中抱月 ![]() 图35 仙人指路 平手托塔 〔动作姿势〕 ❶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处于两胁待势。 ❷两仰掌慢慢向前运劲推出,边推边拇指向左右外侧倾斜,保持掌平运行,犹如托物在手,推足后手与肩平 (图36)。 ❸拇指运动向左右外侧倾斜,四指齐着力,屈肘缓缓蓄劲收回,处于两胁。 ❹将在两胁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 图36 平手托塔 运掌合瓦 〔动作姿势〕 ❶站好大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待势。 ❷右手由仰掌化俯掌,运劲于臂贯指向前推足,肩欲放松,肘欲伸直,指端朝前,掌心向下,蓄力待发。 ❸右手旋腕变仰掌徐徐收回,待近胸时左仰掌即变俯掌在右仰掌上交叉掌心相合。慢慢地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如仰掌收回胁部,然后左仰掌收回于腰。 ❹将腰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风摆荷叶 〔动作姿势〕 ❶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手屈肘,掌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渐循至上胸交叉,运劲前推,然后即缓缓向左右外分,肩、肘、掌须平,拇指外侧着力含蓄,使两手平托成水平线,头如顶物,目欲平视,呼吸随意(图37)。 ❸两仰掌慢慢合拢,左右交叉相迭,掌心朝上。 ❹将相迭仰掌回收,屈肘由胸前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图37 风摆荷叶 两手托天 〔动作姿势〕 ❶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仰掌上托掌心朝天,缓缓上举指端着力,肩欲松开,肘欲伸直,两目平视,头如顶物。 ❸拇指由外侧运劲倾斜,四指并拢掌根蓄力,屈肘徐徐而下,收回护腰。 ❹由仰掌在腰部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单风朝阳 〔动作姿势〕 ❶站好小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左仰掌旋腕变俯掌,屈肘向胸之左上方运力外展,缓缓地运向右下方,屈肘运劲上抄作半圆形。收回护腰。 ❸右手动作与左手相同,唯方向相反。 ❹待左右动作做好,即由仰掌变俯掌下按,还原到指定的裆势。 海底捞月 〔动作姿势〕 ❶站好大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仰掌缓缓而上,由上胸徐徐高举,向左右推分,掌朝上旋腕,再慢慢使掌心向下,同时腰向前俯,腿不可屈,脚用霸力,两掌由上而下逐渐相拢(图38),掌心向上似抱物,蓄劲待发。 ❸两臂运劲,掌心指端着力,慢慢抄起,用抱力缓缓提到胸部成仰掌护腰,上身随势而直,目须平视。 ❹两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裆或指定的裆势。 顶天抱地 [动作姿势]❶站好并裆或指定裆势,两手仰掌于腰部待势。 ❷仰掌上托过于肩,旋腕翻掌,缓缓向左右外分下抄,同时身向前俯,两掌逐渐合拢(图39-1),拇指外分,两掌相叠,(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掌背尽量靠地蓄劲待发。 ❸两掌如抱重物起立,处于胸部(图39-2)。 ❹旋腕翻掌,向下按,两臂后伸,还原到指定的裆势。 ![]() 图38 海底捞月 ![]() 图39-1 顶天抱地 ![]() 图39-2 顶天抱地 刀劈华山 [动作姿势]❶站好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在上胸部成立掌交叉。 ❷两立掌缓缓向左右分推,两肩松开,肘部微曲。四指并拢,拇指后翘,掌心向前,力求成一水平线。 ❸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头勿转侧俯仰摇动,两目平视为要。待劈最后一次成仰掌收回护腰。 ❹由腰部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指定的裆势。 三起三落 [动作姿势]❶站好并裆或指定的裆势,慢慢下蹲,腰欲直,胸微挺,两手仰掌于腰部。 ❷在下蹲同时两掌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运动后伸。须保持原势要求,头勿随势俯仰摇动,两目平视。 ❸两掌用劲后收,同时慢慢起立,待立直时两掌正好收至两胁。往返三次,须用劲均匀。 ❹三次完成后将腰部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并裆或指定的裆势。 乌龙钻洞 [动作姿势]❶站好大弓裆,两手屈肘,直掌于腰部待势。 ❷两直掌并行,掌心相对,徐徐前推,边推边掌心向下逐渐化成俯掌,指端朝前,上身随势前俯,下部两足尖内扣,用霸力而蓄。 ❸推足后旋腕,指端外展,蓄力而收,边收边掌心慢慢朝上,由俯掌变为仰掌护腰。 ❹将回收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掌后伸,同于大弓裆。 饿虎扑食 [动作姿势]❶站好大弓裆,两手仰掌护腰。 ❷直掌前推,同时两前臂也旋前,两腕背伸,虎口朝下,腰随势前俯,前腿得势似,后腿使劲勿可松。 ❸五指内收握拳,施腕,拳眼朝天,屈肘紧紧收回护腰。 ❹将收回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弓裆。 ☚ 小儿脱肛 小儿推拿歌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