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稳定经济长期纲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稳定经济长期纲领Program of Stabilizing Economy in Long-run1982~1983年前南斯拉夫为稳定经济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80年代初南斯拉夫发生全面经济危机,为了克服经济困难,联邦社会委员会决定由500多名学者、专家、经济部门负责人和社会政治组织代表组成经济稳定问题委员会并分成专题组,对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造成困难的原因、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摆脱困境和改革措施的建议,并形成了《稳定经济长期纲领》。该纲领由17个文件组成。1982年4月首先通过了《稳定经济长期纲领的基本依据》,作为委员会制定纲领的统一立场;随后陆续通过了《反通货膨胀纲领》、《就业问题及其解决的行动方向》、《住房和市政发展的长期纲领》、《对外经济关系的政策和制度》、《农业发展长期纲领》、《长期社会政策的基础和范围》、《社会事业的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战略的依据》、《交通方面的稳定经济长期纲领》、《动力长期发展战略》、《小经济的地位和发展》、《使经济体制适应稳定要求》、《从稳定经济观点看法律制度的发展》、《地区发展问题》、《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依据》等,最后于1983年7月通过了《稳定经济长期纲领的结论部分》。《稳定经济长期纲领》从发展社会主义自治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通货膨胀、经济停滞、失业增加、外债负担过重是经济危机的表现; 国际石油危机等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外部原因,但主要原因来自内部,即:投资和消费过量、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自治经济体制不健全、共和国和自治省闭关自守和地区割据等。指出 “必须在整个社会劳动和经营方面进行根本变革”,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作用,才能实现经济稳定和迅速发展。《稳定经济长期纲领》通过后,曾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变革的新法律,但由于各共和国从各自利益出发,对这些法律作出不同解释甚至抵制实施,《稳定经济长期纲领》提出的变革目标未能实现。 稳定经济长期纲领 《稳定经济长期纲领》Programme for Economic Long-Time Stabilization又译长期经济稳定纲领。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南斯拉夫在社会经济生活一切领域中进行深刻改革,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把自治社会主义社会引向一个新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是南斯拉夫人民实现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行动纲领,为社会经济改革和国家的总体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南斯拉夫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处于危机之中,根据联邦主席团的建议,1981年成立了南斯拉夫稳定经济委员会。委员会由党和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著名的经济学家与社会科学家300余人组成,主要任务是分析经济困难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稳定经济的长期纲领。1982年6月和1983年7月联邦议会先后通过了稳定经济长期纲领的基本出发点和结论,并据此逐步制定15个专题性计划,分属两类问题,即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问题和物质发展问题,包括反通货膨胀,技术发展战略,发展能源和动力、交通运输、农业和农工联合企业、住户和公用设施、小经济,以及解决就业、地区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纲领》的贯彻执行,要求从联邦、共和国(自治省)直至联合劳动基层组织,层层建立执行纲领的委员会,并制定各自的计划,以保证纲领的实施。但是,几年来纲领只获得了局部贯彻,进展缓慢。 ☚ 经济法院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