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李攀龙


 

其 一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其 二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旐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挽王中丞》组诗八首,主要写蒙冤而死的爱国将领王忬(同“舒”)的忠勇精神。这里选读两首。
 “王中丞”,即王忬,字民应,是诗人王世贞之父。他曾任蓟辽总督,进右都御史,故称“中丞”。因边防失事,罪不至死,却因以权奸严嵩的构陷而处斩。
 

****


 
 先看其一
 这首七绝,四句两典:一是司马台,《汉书·朱博传》云:“御史府中列柏,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后世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周制,以大司马掌军政。后世因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侍郎为小司马。王忬曾以副都御史、兵部侍郎为蓟辽总督,故称。夹旌旄,夹,萦绕之意;旌旄,指军旗。这两句是说,御史台前翠柏成行,郁郁葱葱;而御史王忬却已冤死,但其忠勇浩气仍萦绕其间,威风的军旗猎猎飞翻。
 后二句,又用一典,即属(zhǔ主)镂与胥山;前者,古剑名。春秋时吴王夫差听信谗言,将自己所佩之“属镂剑”赐予伍子胥,令其自裁。子胥自刎后,吴王即命人以鸱夷(即皮囊)装其尸投入江中。传说伍成为潮神,常驱遣巨浪以泄他的郁愤。故言万里涛。子胥死后,吴人为之立祠于山上,命曰“胥山”。其址在今苏州江边。
 诗人引入此典意在为王忬枉死伸雪,并表彰其忠勇精神。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曾评此诗说:“为中丞吐气,而忠厚之意宛然。”的确,诗歌正为王忬吐了沉冤不白之气,颂扬了他的忠毅厚德,同时也表明了造成冤狱的是权奸严嵩的陷害,并非世宗的真正本意。
 再看其二
 这一首写诗人重游京都十景之一“蓟门烟树”时,徘徊“丹旐(zhào兆)”之下,缅怀王忬之风采不减当年,虽死不忘报国,依稀见到他于夜间亲率铁骑奔驰沙场风雨之中。诗人所以这样写,目的是通过这首诗着重颂扬王忬不论生在或已经死去,都忠于社稷,始终不忘报国的可敬可佩之精神。
 这里补释几个词语:
 幕府,指王忬的蓟辽总督行营。《史记·李牧传》引崔浩云:“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署,故曰‘幕府’。”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之北。此句意在说明蓟辽总督治所之所在。
 蓟门,即蓟州,治所在今天津蓟县。据《双槐岁钞》云:“京都十景,其一曰‘蓟门烟树,”丹旐,即丧柩前面的铭旌,朱红色画有龟蛇的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