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招权纳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招权纳贿 招权:揽权。把揽权力,收受贿赂。《喻世明言》卷四〇:“他父子济恶,~,卖官鬻爵。” 〔出处〕《汉书·季布传》:“辨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 〔变式〕招权纳赂 〔近义〕贪赃枉法 〔反义〕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连用〕卖官鬻爵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招权纳贿 【出处】:《汉书·季布传》:“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谈等,与窦长君善。” 【故事】:季布,是楚国人,以侠义出名。他曾在楚项籍手下带兵,多次使汉王刘邦弄得很狼狈。刘邦灭掉项籍后,以千金寻找季布。后来由于当时大侠朱家的帮助,汉王才赦免了他,并官拜中郎将、河东太守。他平日不多发表意见,在重大政事上则直言敢谏,因而深得朝廷信任,群臣也很钦佩他。当时有个辩士叫曹丘生的,多次招求贵人的威权,接受别人的贿赂。有一次,曹丘生投靠了汉景帝的舅父窦长君,季布获悉后即劝谏窦长君不要与曹丘生来往。窦长君得信后告诉曹丘生道:“季布很不喜欢你,你不要去见他。”可曹丘生一定要窦长君写信介绍他去求见季布。窦长君同意了,曹丘生见到季布就说道:我们都是楚国人,楚人有句谚语说:“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的一诺。”我今天这么事权贵,是为了使您扬名气于天下,您为什么要这样不喜欢我呢?季布听了,原来是这样,就待为上客了。后来季布之所以名声大振,曹丘生是立有大功的。 【意思】:抓权力,受贿赂。招权:弄权、揽权。纳贿:受贿。 【古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四十卷:“他父子济恶,招权纳贿,卖官鬻爵。”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原来这舍人的父亲名唤冯彪,是童贯标下排阵指挥,广有机谋,招权纳贿,童贯托为心腹。”
受贿 受贿赇(赇谢;受赇) 受赂 受纳 收赂 纳货 纳赂 纳贿 收贿 犯赃 入货 货求 被问 关通 袖金入橐 ☚ 行贿 争抢 ☛ 弄权 弄权奸臣弄权:移天易日 ☚ 专权 办理 ☛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seize (/abuse) power and practise graft; usurp power and take bribes 招权纳贿zhao quan na huiseize power and accept bribes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招权:揽权,弄权;纳:接受;贿:贿赂。形容窃取职权,接受贿赂。abuse one’s power and take bribes, seize power and practise graft, seize power and accept bribes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解义】招权:弄权,揽权。纳:接受。贿:贿赂。玩弄权术,接受贿赂。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招权:揽权。把揽权力,收受贿赂。《喻世明言》卷四〇:“他父子济恶,~,卖官鬻爵。” 招权纳贿zhāoquán-nàhuì招权:弄权,揽权。纳:接受。指窃弄权柄,收受贿赂。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窃取并把持权势,接受贿赂。招权: 揽权,弄权。也作“纳贿招权”、“招权纳赂”、“招权纳赇”、“招权笼贿”。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解义】 招权:弄权,揽权。纳:接受。贿:贿赂。玩弄权术,接受贿赂。 招权纳贿zhao quan na hui招权:揽权。纳:接受。窃据权力,收受贿赂。 招权纳贿 卖官鬻爵zhāo quán nà huì;mài guān yù jué招权:揽权,弄权;纳贿: 接受贿赂;鬻爵:出卖爵位。指当政者窃取权位受贿,出卖官爵,搜括钱财。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他父子济恶,~,官员求富贵者,以重赂献之,拜他门下做干儿子,即得超迁显位。” 招权纳贿zhāoquán-nàhuì见“招权纳赂”。 招权纳贿zhāo quán nà huì招权:操揽大权。纳贿:接受贿赂。指窃取权力,收受贿赂。也作“招权纳赂”、“招权纳赇”。赇(qiú):贿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