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面消毒disinfection of egg's surface蚕种生产和防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蚕卵表面常附有病原体,如不将这些病原体除去,在蚁蚕孵化时就与卵壳一齐食下,使蚁蚕感染得病,所以一切蚕种都要经过卵面消毒。 卵面消毒的时期及所用药品的浓度、浸渍时间,因蚕种生产的形式,蚕卵的发育时期不同而各异。 休眠卵卵面消毒 在冬季浴种时进行,可分为散卵卵面消毒和平、框种卵面消毒两种。❶散卵卵面消毒,用含有效氯0.33%(范围为0.30~0.35%)的漂白粉液,液温为12.9℃(范围为10~15℃)浸渍10分钟。消毒前先将经脱粒、脱浆、脱水后的散卵,分装在小布袋中,每袋2.5千克左右湿卵(约50盒种),浸入盛有1万毫升0.33%有效氯漂白粉液的小缸中,消毒时将盛有蚕卵的布袋轻轻上下左右移动,使蚕卵接触药液均匀,感温均匀,经10分钟提出,立即放入清水中漂洗脱药,经2~3次换水漂洗,脱尽药液凉干即可。浸过一次蚕卵的漂白粉液不能重复使用。用本法消毒,要严格掌握药液温度、浓度及浸渍时间,如超过标准就会增加白头卵或死卵。 ❷平、框种卵面消毒,将平附蚕种或框式蚕种放入20℃ 2~4%甲醛溶液中浸40分钟后取出,放入清水中脱药。消毒前先将蚕种整理好,每25张蚕种用细麻绳扎成一迭,消毒时将扎好的蚕种直立在盛有药液的浸种箱内,务必使每张蚕种浸透药液,每隔10分钟测液温一次。调换蚕种位置一次,必须使药液温度保持在20℃,浸至40分钟时滤去药液,迅速浸入清水中脱药,脱药用水温不能低于5℃,以7~10℃为宜,经3~4次换水,脱尽药味晾干即可。 转青卵卵面消毒 当蚕种在保护或催青过程中,遇多湿环境蚕卵表面发霉时,可用此法消毒。其目的是防止蚁蚕孵化时接触到卵面的霉菌而引起曲霉病。消毒时期是在催青卵全部或大部转青时进行,将蚕种浸入20℃ 2%甲醛溶液,经20分钟取出用清水漂洗10分钟,晾干。要注意蚕卵在药液中浸渍的时间加上在清水中漂洗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否则对蚕卵生理有影响。 卵面消毒时要准确地掌握药液浓度、温度与浸渍时间,浸渍时务必使蚕卵接触药液均匀、感温均匀,脱药时必须脱尽药液。凡经漂白粉液卵面消毒的蚕卵,不宜再行第二次卵面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