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卵裂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卵裂cleavage受精卵进行的早期细胞分裂。通常指前第八、九次或更早阶段。分裂后的许多小细胞,称卵裂球。卵裂与体细胞分裂一样,均属有丝分裂,但它分裂很快,子细胞的胞质来不及生长,又接着下次分裂。因此,卵裂球的体积越分越小,核-质比值越来越大,直至达到成体细胞的比值时为止,这时胚胎进入囊胚形成期。卵裂经一定次数后,细胞质的特定区域被分配到不同的细胞内,使卵裂球开始产生不同质现象,表明胚胎细胞分化的开始。 动物的卵裂类型
文昌鱼的卵裂 属全裂和辐射对称卵裂。第1次为经裂,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卵裂球,为以后成体动物的两侧对称建立基础。第2次卵裂也是经裂,与第1次卵裂成直角,分为4个卵裂球,呈水平分布。第3次卵裂为纬裂,分裂面在赤道稍上方,产生上下两层各4个卵裂球(8细胞期); 近动物极的称小卵裂球,近植物极的称大卵裂球,此时卵裂球之间开始出现腔隙,两极有孔与外界相通。第4次又是经裂,形成上下两层16个细胞,细胞间腔隙增大。第5次卵裂为纬裂,形成上下四层32个细胞,腔隙继续扩大,动物极孔封闭。第6次卵裂形成64个细胞,内部已形成完整的腔,植物极孔随之闭合,此为早期囊胚。再经第7、8两次卵裂(第8次为异时裂),囊胚完全形成。 动物卵裂名称
蛙的卵裂 属不等全裂。卵裂速度较文昌鱼慢。第1次为经裂,分出两个卵裂球,紧贴在一起,象卵的两半。第2次经裂,卵裂面与第1次成直角,形成4个紧贴的卵裂球。第3次在赤道上方进行纬裂,形成上下两面紧贴的8个卵裂球,动物极附近的小,植物极附近的大。第4、5次均为同时裂,形成16~32个细胞;第6次开始出现异时裂,较文昌鱼异时裂发生早,这与蛙卵含有大量卵黄有关,此时胚胎进入囊胚期,囊胚腔偏于动物极。卵裂继续进行,细胞大小变得很不一致,从植物极到动物极由大到小,在两极处大小非常悬殊,与文昌鱼不同,蛙囊胚腔形成过程中从不与外界相通。 鸡的卵裂 由于鸡的卵子内卵黄比蛙卵更多,其卵裂仅限于约3mm直径的白色胚珠处,属于盘状卵裂和不全裂。第1、2次卵裂均为经裂,卵裂面互相垂直,形成4个不完整的细胞,每个细胞的胞质与下面的卵黄相汇合。第3次又是经裂,它横过第2次卵裂沟而与第1次卵裂沟平行,形成8个不完整的卵裂球。第4次卵裂为小的环形沟,从表面看中央8个细胞似乎完整,但从纵切面观察,并未与下面的卵黄分隔。从第5次卵裂开始,以后均为不规则分裂。连续卵裂的结果,形成数百个细胞的盘状囊胚,称胚盘。胚盘向周围不断扩大,垂直切面可见,中央表面几层细胞完整,其下有狭窄的囊胚腔; 周围一层细胞不完整,仍与卵黄相接。 猪的卵裂 属全裂和异时卵裂。第1次为经裂,分成两个十分相似的卵裂球,包在透明带内。第2次开始为异时裂,其中一个卵裂球首先在纵长平面上分裂为二,与第1次分裂面成直角,成为3个卵裂球; 紧接着另一个卵裂球照样分裂,形成四个卵裂球。以后继续进行异时卵裂,达到16个细胞。到32个卵裂球时,胚胎在透明带内呈密集的团块,状如桑椹,称桑椹胚。近动物极的细胞较小,而近植物极的细胞则较大。卵裂球在透明带内不断分裂,细胞越分越小。接近五天时形成球形的囊胚。猪16细胞期胚胎从输卵管运行至子宫。 卵裂 卵裂无论是动物或人,新生命都是从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与精子结合后成为受精卵。大约在受精后30小时,受精卵开始分裂,称为卵裂。分裂产生2个细胞,继续再分裂,产生4个较小的细胞,受精后72小时,受精卵已分裂产生了16个细胞,此时是一个实心的细胞团,形似桑椹,称为桑椹胚。外面还有透明带包裹着。因为还在输卵管内,很少吸收营养,所以桑椹胚的总体积不变大,卵裂次数越多,所产生的细胞越小。靠输卵管壁肌肉收缩和上皮表面纤毛的摆动,桑椹胚由输卵管进到子宫腔。约从第4天开始桑椹胚从子宫腔内吸收了液体,积存在细胞间的小腔隙中,由于液体的增多,这些小腔隙逐渐汇合成大腔隙,腔内充满液体,于是桑椹胚转变为囊泡状,故名为胚泡。中央的腔称胚泡腔,胚泡的壁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称为滋养层。在胚泡腔的一侧有一团细胞贴附于滋养层内面,这团细胞称为内细胞团,由它发展为胚胎。受精后第5天胚泡细胞总共有107个,包括99个滋养层细胞和8个内细胞团细胞,此时透明带已退化消失。于是胚泡直接贴附于子宫上皮表面。滋养层表面特别粘,尤其是在有内细胞团的一侧,正是有内细胞团一侧的滋养层与子宫上皮紧贴。受精后第一周末,受精卵已发育成为胚泡并作好植入子宫内膜的准备(见图2.4-1)。 图2.4-1排卵、受精、卵裂与植入示意图 ☚ 2.4 胚胎发育 植入 ☛ 卵裂cleavage动物受精卵通过连续细胞分裂,形成一定数量细胞的过程。与普通细胞分裂不同,周期短,无生长期,分裂出的分裂球愈来愈小;胞核只有DNA的复制而无RNA的转录,卵裂期间所需的RNA为卵贮备的母体RNA。由于卵细胞所含卵黄的多寡和分布的不同,卵裂可有全裂与不全裂之分。(见“全裂”、“不全裂”) 猪的卵裂和囊胚 a、b.细胞期 c. 桑椹胚 d. 囊胚期 e. 系d的切片标本 f、g. 囊胚 1. 极体 2. 2细胞期的卵裂球 3. 透明带 4. 4细胞期的卵裂球 5.内细胞群 6. 滋养层 7. 囊胚腔 卵裂 卵裂luanlie受精卵经过多次重复的细胞分裂,形成许多小细胞的发育过程。卵裂所形成的细胞称做分裂球。卵裂的主要特点是分裂球不存在生长期,而是迅速进行下1次分裂,卵裂除了使核质比例达到平衡、稳定外,细胞的理化性质也发生改变。动物细胞的卵裂形式的不同,是由于卵内所含卵黄的数量和分布不同所致,卵裂速度与卵内所含卵黄的量成反比。卵黄可阻滞卵裂的进行速度,甚至阻止分裂面将卵细胞完全分开。卵裂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完全卵裂:分裂面将整个卵细胞完全分开。由于卵内卵黄含量的不同,可分为:(1)均等卵裂:分裂球大小相差不多,少黄卵或均黄卵属这种类型,如海胆、文昌鱼。(2)不均等卵裂:动物极的分裂球较小,植物极的分裂球较大,中等端黄卵属于这种类型,如两栖类。二是不完全卵裂:由于卵含大量的卵黄,卵裂只在卵的细胞质部分进行。卵裂发生在动物极胚盘上,称为盘状卵裂,胚盘下的卵黄不分裂,如鱼类、爬行类和鸟类。昆虫卵的卵黄大量集中在卵的中部,形成的分裂球在卵的表面,称为表面卵裂。此外,低等动物还有其它类型卵裂。 ☚ 皮质反应 发育生物学 ☛ 卵裂merogenisis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叫卵裂。卵裂是在输卵管内进行,为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几乎形成完全等同大小的2个卵裂球,此后由于各自分裂时间不一、速度不同,可有差异,分裂成107个细胞后形成桑椹胚,大约3天时间。 卵裂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即受精卵通过分裂,形成一定数量的细胞的过程。由于卵所含卵黄的多少和分布不同,卵裂可分为完全卵裂(受精卵整个分开)和不完全卵裂(受精卵部分被分割)两大类。前者又因子细胞大小是否均等,分为均等卵裂(如文昌鱼)和不均等卵裂(如两栖类);后者又因卵裂发生的部位而分为表面卵裂(如昆虫)和盘状卵裂(如鱼类、鸟类)。 卵裂cleavage指受精卵及其若干代子细胞的有丝分裂。卵裂产生的子细胞称卵裂球。卵裂周期为12~18小时。随着卵裂次数的增多,卵裂球则越来越小。 卵裂 卵裂cleavage指卵在受精后约24h发生的有丝分裂。经有丝分裂的子细胞称为裂球或卵裂球。由于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体积不增大,卵裂数目增加使细胞越来越小。大约受精后72h,经卵裂可发展成一个由12~16个细胞组成的实心桑椹胚。 ☚ 透明带反应 桑椹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