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tuōlājī一种动力机械,主要用于牵引不同的农机具进行耕地、播种、收割及运输等。 拖拉机tuolaji主要用于农业的动力机器,有很大的牵引力,能拉着不同的农具耕地、播种、收割等,也用于交通运输等行业:一台~|~耕地真快。 农具 农具? 田具 佃具 生具 耕器 田器 农用 耒耜 耒耨 锄钩 钱镈 齐天鐥 农具名:杴 耖 耰 铁鎝 铁搭 古农具名:銛 梩 锋 一种铁首农具:钅尊 各种农具:百巧 切草的农具:鈇 耕田用的农具:耕具 开沟松土具:耠(耠子) 播种具:耧(耧子;耧车;耧犁;摇耧) 耩子 敲打脱粒具:枷(麦枷;连枷) 耞(连耞;梿耞) 桲 连械 拍打谷物的一种农具:了了 挑柴草具:杈(杈子;竹~) 除草器:銐刀 锄地的农具:镈器 锄田的用具:铫耨 铫鎒 松土除草具:鎛 耨 桩 古代锄草的农具:耨 鎒 刨土具:镐(镐头;鐯镐;铁镐) 镢(镢头) 鐯钩 一种人力翻土农具:铧 锹 原始的翻土农具:鈶 耕田起土的农具:釫 铧 铧和犁的并称:铧犁 灌田具:戽斗 竹戽 汲水具:辘轳 桔槔 龙骨水车:翻车 拖拉机:铁牛
另见:农民 耕种 除草 收割 使用 ☚ 农具 锄头 ☛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各种配套机具,完成多项农业作业和其他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械。 发展简史 19世纪50年代,蒸汽机发展成为自走式牵引机,“拖拉机”一词开始作为牵引机的同义词使用。蒸汽拖拉机体大笨重,使用操作不便,1892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装汽油机的农业拖拉机。20世纪初,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制造了多种型式的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在美国使用较为广泛。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大量人畜力损失和粮食短缺,恢复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拖拉机,这对欧美拖拉机工业的技术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如制造了重量大为减轻的无梁式拖拉机,拖拉机上开始装备动力输出轴,战车的发展又促进了履带拖拉机的改进等。20年代制造了前轮并置的中耕拖拉机,并开始用柴油机作拖拉机动力。30年代低压充气轮胎代替铁轮的突破以及三点悬挂装置和农具耕深液压控制系统的创制成功,使轮式拖拉机的性能和作业质量大大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拖拉机使用逐步普及,结构和性能日趋完善,除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外,手扶拖拉机在园艺和水田作业方面开始广泛应用。50~60年代,在欧洲曾制造过多种自走底盘,后来未获广泛使用。60年代随拖拉机功率增大,为改善作业适应性和扩大综合利用,四轮驱动拖拉机迅速发展起来,并日益广泛使用和逐步取代履带拖拉机。1986年世界农业拖拉机保有量为2528.4万台(不包括手扶拖拉机在内)。世界农业拖拉机功率范围扩大到从1.5千瓦(手扶拖拉机)至500千瓦以上(折腰式四轮驱动拖拉机)。 中国开始使用拖拉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年代中国从苏联、东欧及英、日本等国进口拖拉机在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使用,同时开始对拖拉机进行选型和自行制造。1959年,中国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建成投产,以后陆续建成一些拖拉机厂。60年代中期,中国自行设计轮式和手扶拖拉机,70年代已能生产从2.2千瓦到74千瓦多种型号的手扶、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并创制了船形拖拉机。80年代中国在引进一些拖拉机制造新技术的同时,自行研制、开发新产品,对工厂进行技术改造,使拖拉机产品形成系列,功率范围扩大到120千瓦。1988年,中国农业拖拉机保有量:手扶和15千瓦以下的小型轮式拖拉机为596万台,15千瓦以上的轮式和履带拖拉机为87.1万台。 类型及适用范围 拖拉机作为自走动力机械要与各种机具配套成机组,才能完成相应的作业。按功能和适用范围可分为一般用途、中耕、园艺、水田、坡地、集材等拖拉机。按结构类型,可分为轮式拖拉机(包括后轮驱动拖拉机和四轮驱动拖拉机)、履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自走底盘及船形拖拉机等。 一般用途拖拉机 主要用于整地、播种、收获、运输和农田基本建设等作业,其功率较大,牵引附着性能好,行走机构接地压力低。 中耕拖拉机 主要用于作物行间的中耕管理,其行走机构较窄、轮距可按作物不同行距调整,农艺地隙(拖拉机越过作物时,正对作物上方的机体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较高。万能中耕拖拉机农艺地隙一般为0.5~0.8米,既可用于中耕管理,又可用于整地、播种、收获及运输等作业。高地隙中耕拖拉机农艺地隙达1米以上,专门用于高秆作物后期的中耕管理。 园艺拖拉机 主要用于草坪修剪,庭园、果园及葡萄园管理。用于树冠下、株间作业的拖拉机机体矮窄,机动性好;用于骑跨在作物上方作业的,其农艺地隙达1.2米以上。 水田拖拉机 主要用于水稻田作业。其机体重量较轻,特殊的行走机构能在水田土壤上发挥足够的牵引力,具有良好的防陷、越埂能力和防泥水密封性能。在小块水田作业应有良好的转向操纵性能。 坡地拖拉机 主要用于山坡地作业,其重心低,轮(轨)距较宽,或具有自动平衡机构,以保证良好的稳定性、横坡作业时的良好操纵性及牵引附着性能。 集材拖拉机 用于林区集材和运输作业,其牵引、越野性能好,有专用的集材和搭载装置。 主要结构 拖拉机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制动、液压悬挂、电器仪表等系统,以及驾驶室和牵引装置(见拖拉机牵引装置)等组成。 发动机 是拖拉机的动力装置,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除小型园艺拖拉机有用汽油机外,几乎全部用高速四冲程柴油机。 传动系统 把发动机动力经变速和减速后传给驱动轮和动力输出轴,使它们获得所需的扭矩和转速。除个别机型采用静液压传动外,几乎都采用传动效益较高的齿轮传动装置(见拖拉机传动系统)。 行走系统 用来支承机体重量,并把驱动扭矩及转速转化为牵引力及行驶速度。主要有轮式和履带行走系统两种(见轮式拖拉机行走转向系统、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统)。 转向系统 用来改变和保持拖拉机行驶方向。轮式拖拉机用轮子相对机体偏转一定角度或前后机体与轮子一起相对偏转一定角度(折腰式)来实现转向。履带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用改变左右履带或轮子的驱动力所造成的转向力矩,来实现转向。 制动系统 用来使拖拉机减速或停车,用单边制动可帮助转向(见轮式拖拉机制动系统、履带拖拉机转向制动系统)。 液压系统 包括液压悬挂及液压输出两部分,前者用来挂接和升降农具,控制农具耕深和将部分农具重量加载于拖拉机,后者用来操纵农具的分置油缸或驱动液压马达(见拖拉机液压系统、拖拉机液压提升装置)。 电器仪表系统 其功用包括启动发动机、提供照明及声光信号以及监控拖拉机各部分工作状态(见拖拉机电器仪表系统)。 驾驶室及驾驶座 用来改善驾驶员劳动条件、环境及翻车时保护驾驶员安全(见拖拉机驾驶室、拖拉机安全架、拖拉机驾驶座)。 使用性能 包括对农业自然条件及农艺要求的适应性、生产率和经济性、使用方便性和劳动保护性等。 适应性 对农业自然条件及农艺要求的适应性主要以通过性、转向操纵性和对环境适应性等来评价。通过性是指拖拉机在松软、潮湿土壤上,在山地坡道上和田间转移时越埂、过沟的通过能力,在作物行间或树下的通过能力以及对旱地土壤压实或对水田硬底层破坏程度等(见拖拉机通过性能)。转向操纵性是指控制拖拉机行驶方向的能力,包括行驶直线性和最小转弯半径等(见拖拉机转向性能)。对环境适应性是指拖拉机在高原、湿热或寒冷等环境下作业的适应能力。 生产率和经济性 主要取决于牵引性能、动力输出轴性能、农具配套合理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综合利用性能等。牵引性能和动力输出轴性能表示拖拉机进行牵引作业和动力输出作业时拖拉机的工作能力和经济性,它用各档牵引功率、动力输出轴功率及各种负荷下燃油消耗量来评价(见拖拉机牵引性能)。农具配套合理性表示拖拉机一农具机组协调程度和是否处于接近满负荷和油耗经济区工作。可靠性是指拖拉机在规定条件下和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无停车故障时间等来评价。耐久性是指主要零部件更换或大修前使用时间。可靠性和耐久性好,即拖拉机有效作业时间长,维修费用低。综合利用性能表示拖拉机进行多种作业的能力。综合利用性能好,即拖拉机年利用率高,年生产率高,使用成本低。 使用方便性和劳动保护性 使用方便性用拖拉机视野、操纵方便性、监控仪表完善程度和维修保养方便情况等来评价。拖拉机视野是指在驾驶员工作位置上对周围环境和配套农具可视见范围。操纵方便性取决于各操纵机构的布置、操纵力和行程大小等。监控仪表完善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便于驾驶操作。维修保养方便性用日常保养和维修时对零部件容易接近程度、所需时间和是否需专用工具等评价。劳动保护性用制动安全性、稳定性、乘座平顺性、噪声水平、驾驶室微气候控制和翻车保护等评价。制动安全性用拖拉机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评价(见拖拉机制动性能)。稳定性用在坡道上不致翻倾或下滑的极限纵向和横向坡度角评价(见拖拉机稳定性能)。拖拉机乘座舒适性用座椅的振动强度及频率分布来评价。噪声水平用环境噪声和耳旁噪声水平来评价(见拖拉机噪声)。驾驶室微气候控制指在驾驶室内进气滤清、通风和温度控制,使驾驶员免受尘土、农药等侵害及有舒适的微气候工作环境。翻车保护是指拖拉机意外事故翻车时驾驶员安全受强度足够的驾驶室和安全架的保护。综合起来,使用方便性和劳动保护性的目的是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提高作业质量和生产率。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对拖拉机操纵轻便性、制动安全性、乘座舒适性、噪声水平及翻车安全保护等方面要求,都制订了相应标准或法规。 发展趋势 拖拉机技术的发展,将使上述各项使用性能日趋完善:❶拖拉机平均功率上升,作业速度提高,复式作业发展及综合利用范围扩大。 ❷四轮驱动拖拉机进一步被广泛采用,并部分替代履带拖拉机在农业中的使用。 ❸拖拉机可靠性和易损件使用寿命将进一步提高,维修保养简化。 ❹电子和液压技术在拖拉机上将更广泛采用,使自动调节和监控警示系统更完善,达到提高作业质量和生产率,降低油耗,操纵更简便。 ❺拖拉机设计更符合工效学要求,进一步改善驾驶员劳动条件。 ❻拖拉机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将继续发展。 拖拉机用来悬挂、牵引或驱动各种作业机具的行走式动力机械,四川农村主要运输工具。承担耕整地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资料运输两大任务。为适应四川水旱轮作、丘陵多、耕地地块小的农业生产条件,全省16.5万台各型拖拉机中,小型拖拉机占95%。小型拖拉机由手扶式、小四轮、耕整 (耘) 机组成,其构成比例为47:40:13。每年完成机耕面积2700万作业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3%; 完成农村运输量40亿吨千米,占全部农机运输量的55%。 拖拉机用于牵引和驱动各种配套机具,完成农田、土石方、运输和固定作业的动力机械。19世纪50年代出现蒸汽拖拉机。1892年美国制造出汽油拖拉机。1900年装有内燃机的拖拉机诞生。20世纪20年代出现柴油拖拉机。30年代出现轮式拖拉机。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成投产。按结构拖拉机可分为轮式、履带式、手扶式、自走底盘式和船式拖拉机5种。20世纪90年代世界农用拖拉机(不含手扶拖拉机)保有量2635万台,年产量250万台。1949年中国仅有进口拖拉机117台,1958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试制成功东方红—54拖拉机,至1998年中国拥有农用拖拉机1208.3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2.11万台。主要生产企业96个,累计生产各类拖拉机2350万台。目前,大中型拖拉机年生产能力10万台,小型拖拉机年生产能力300万台。农用拖拉机功率范围1.5(手扶)~500 kW以上(折腰式四轮驱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因车型不同,大致为260~350 h。 拖拉机一种广泛适用于工业、农业、林业和国防等多方面的牵引机。由发动机(柴油机或汽油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等传动机构驱动。主要用以拖带农用机具和移动式工程机械,也可拖挂车辆用作交通运输等。按行走装置可分轮式(包括手扶拖拉机)和履带式两种。 《拖拉机》1974年创刊,洛阳拖拉机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中国拖拉机产品(包括所用的发动机)的设计、试验、研究方面的科技成果;拖拉机行业在材料、工艺方面的试验研究新成果;对国外技术的研究分析;指导使用、维修技术知识及行业动态。 拖拉机tra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