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报本寺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报本寺塔 报本寺塔佛塔。在今陕西武功县旧城内。楼阁式砖塔,7层,高36.96米。八面,底层每面宽4.7米。各层设真假券门:单层东西设真门,南北设假门,双层相反。以上各层面阔和层高逐渐缩小。各层叠涩出檐,柱头、转角等处施简单斗拱。塔空心,原有木梯可供登临,后毁坏。传说初建于唐,在报本寺内。据《重修武功塔碑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地震而倾圮,万历年间修建时,又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今已倾斜。 ☚ 鸠摩罗什塔 武功塔 ☛ 报本寺塔 报本寺塔佛塔。在今陕西武功县旧城内。楼阁式砖塔,7层,高36.96米。八面,底层每面宽4.7米。各层设真假券门:单层东西设真门,南北设假门,双层相反。以上各层面阔和层高逐渐缩小。各层叠涩出檐,柱头、转角等处施简单斗拱。塔空心,原有木梯可供登临,后毁坏。传说初建于唐,在报本寺内。据《重修武功塔碑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地震而倾圮,万历年间修建时,又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今已倾斜。 ☚ 鸠摩罗什塔 武功塔 ☛ 报本寺塔 报本寺塔baobensita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北关原报本寺内。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因在武功旧县城内,又称武功塔。报本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今已不存。塔始建于北宋,后代修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加固塔身。现塔残高37.9米,底边长4.7米,壁厚2.5米。塔身底层辟门,已封堵;以上各层东、南、西、北四面辟券门或假券门,隔层真、假相间。二层以上壁面作仿木结构,隐出角柱、阑额、四铺作斗拱(补间铺作一朵)。层间叠涩出檐,施菱角牙子。顶层壁砖剥落较甚,塔顶残毁。塔内中空,原有木楼梯可登,今已不存。现塔身已严重倾斜。塔势雄秀挺拔,形制、构造具有唐塔遗风。1987年在地宫内发现北宋彩绘石椁、银椁、金棺、舍利子、铜镜、钱币、白釉净水瓶、琉璃葫芦瓶及彩绘仰覆莲石座等。存明代报本寺塔志1方。从1994年至1998年对报本塔进行维修。附近有古槐2株,冠形古朴奇秀,号称“唐槐”。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连弧纹镜 肖家村文氏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