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折中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折中仓

105 折中仓

宋代为推行由商人输运粮草至边塞或京师换取盐、茶运销权而设置折换物品的仓库。雍熙(984—987),为解决边塞军粮饷的急需,实行折中法。端洪二年(989),在京都设折中包。商人运缴米、豆筹物入仓,优价得到交引(运销盐、茶的凭证),凭引到江、淮、湖等地支盐、茶运销。天禧(1017—1021)又允许商人缴纳金银丝帛入仓,获得交引。折中仓的设立,促进折中法的实施,对接济边防军需,充实国库均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官商互相勾结作弊,折中法破坏,折中仓兴废无常。

☚ 开中制度   蕃坊 ☛
折中仓

折中仓

后改称折博仓。宋代专贮盐茶商人入中粟谷的粮仓,故名。商人按规定运粟至仓,政府优估其价,按量签发专卖盐茶的交折,商人持交折采购贩运盐茶,此法有利于减轻军民辇运重役。折中仓计有永丰、万盈、广衍、延远、富国、顺城 (亦曰顺成)、延丰、永济、广济等十二处。后因商人供此以操纵粟谷与盐茶比价而废。

☚ 河阴仓   御仓 ☛
折中仓

折中仓

宋代汴京(治今河南开封)专贮商人入中粮食的官仓,统称“折中仓”。下辖丰济、万盈、广衍、延丰第一、延丰第二、顺成(一作城)、济远、富国、永济第一、永济第二、永富、广济十二个仓库。太宗淳化二年( 991 )改称“折博仓”,然文献中多沿称折中仓。后罢置不常,因虑歉岁粮价翔贵,故多在丰年行之。商人运粮入仓,官优估其价,发给交引,折换江淮茶盐等物。以此法保证京师需用又免除军民辇运重役。后因商人操纵粮食与茶盐比价,亏损中央财政收入而废罢。

☚ 司农仓   平止仓 ☛

折中仓

仓名,北宋京师二十五仓之一。端拱二年置。淳化二年改名折博仓。受纳商人所输粟,优其价格,发给券,使持券至江淮领取相当的茶或盐。以一百万石粟为一界(《宋会要·食货》53之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