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陇川宣抚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陇川宣抚司

傣族土司名。明正统十一年(1446)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故地设置。以故麓川部长恭项为宣抚使,刀歪孟为本司同知,刀落曩为副使。治所陇把(今云南陇川)。辖境相当今陇川、瑞丽、畹町镇等地。与干崖、南甸两宣抚司合称为“三宣”。辛亥革命后废。

陇川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

官署名。明代置。掌陇川一带地方军民政令。属云南布政司。《明史·地理志七》: “陇川宣抚司: 本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 (公元1441年) 废,九年九月改置,治陇把 〔元平缅路,在陇把东北。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 闰三月置平缅宣慰使司。三月又改路为府,未几府废。十七年八月丙子升司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甲午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省麓川路入焉。元麓川路在陇把南,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未几府废。十七年八月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治所,正统中,司废,曰平麓城,万历十二年 (公元1584年) 置宣抚同知于此〕。”

☚ 隆兴路军器人匠局   漏刻科 ☛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1441),思任法反明,明政府遣王骥统兵讨之。九年(1444),置陇川宣抚司治所在陇把(今云南陇川),与南甸、干崖宣抚司合称“三宣”,屏蔽永昌、腾冲。十年,以恭项为宣抚使,刀歪孟为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帚为佥事。十二年(1447),恭项与百夷长刀木立仇杀,项内奔,安置于曲靖。同知刀歪孟为众所信服,乃以其为宣抚使。万历(1573—1620)初,缅甸莽瑞体内侵,招诱宣抚多士宁附缅,遭拒。后士宁记室(秘书)岳凤鸩杀士宁投缅。及明军攻缅,复故地,于万历十二年(1584),复建陇川宣抚司,以多士宁子思顺为宣抚使。《读史方舆纪要》记其地域:“东至芒市,南至木邦,西至干崖,北至南甸。”其境域包括今德宏之陇川、瑞丽二县及潞西之遮放区。清沿明制。民国二年(1913),设弹压委员,兼领户撒、腊撒二土司。五年(1916),改为行政委员,户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二十一年(1932),置陇川设治局。隶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管辖。陇川今为陇川县,猛卯为今瑞丽县,遮放属潞西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