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投膏止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

适居其反
举措失当,适得其反:投膏止火
做法错误,结果适得其反:纵风止燎 以狸饵鼠 以狸致鼠
解决问题方法错误,结果适得其反:以酒解酲 以酒解醒
做事的方法错误,结果适得其反:炙冰使燥
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适得其反:抱薪救火 抱薪赴火 抱薪趋火 抱薪救焚 抱柴救火 把薪助火 拥彗救火 拥彗救火 以肉驱蝇 以鱼驱蝇 引足救经 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 以火济火 泼油救火 救焚益薪 救燎助薪 救火投薪 负薪救火
(结果与愿望相反:适得其反)

☚ 方法不当   无法 ☛

投膏止火

安重诲是五代时后唐的重臣,曾与明宗李嗣源共同出谋划策,很得明宗的亲近信任,后以辅佐明宗即位的功臣身份位居要职,朝中事无论大小,他都参与决断,权势越来越大。
安重诲身居要职后,各方的要事,一般都先禀告他,再由他上奏明宗。尽管他尽心尽力,但他恃功矜宠,身边又没有贤人君子的协助,渐渐地专横武断起来,朝中没有人敢提意见。
当时,钱镠占据两浙之地,国号为吴越,是后唐的臣国。明宗即位后安重诲派宠吏韩玫和乌昭遇出使吴越。韩玫倚仗安重诲的权势,多次凌辱乌昭遇,有一次喝醉酒,还鞭打了他。乌昭遇忍气吞声,不让钱镠奏明明宗。等到回京后,韩玫却恶人先告状,诬陷乌昭遇:“见了钱镠,便舞蹈称臣,把朝廷中的事情私下告诉他。”安重诲听信韩玫的片面之辞,处死了乌昭遇;明宗又下诏削夺钱镠的官爵。钱镠看到后唐不仁不义,从此与后唐断绝了君臣关系。
潞王李从珂是明宗的养子,骁勇善战,明宗很喜欢他。安重诲为此忧心忡忡,认为以后必然是国家的祸患,必须暗中设法除掉他。于是假传圣旨给杨彦温图谋对付潞王。杨彦温按安重诲的指示,乘潞王检阅马匹时对付他。明宗得知后认为其中有诈,派人引诱活捉杨彦温加以审问,安重诲怕事情败露,抢先杀死杨彦温以灭口。安重诲多次请求明宗对潞王执行军法,明宗念及父子之情,顾左右而言他,不久召回潞王,让他住在清化里宅第中,闭门不出。安重诲白白牺牲了杨彦温的性命。
孟知祥和董璋镇守四川,二人都怀有异心,安重诲有所觉察,就派心腹将士戍守,牵制他们的力量,以防紧急情况,孟知祥、董璋明白这是对付自己的,先下手为强,起兵反叛。明宗派石敬瑭讨伐,兵马都陷在蜀地。
后人评论说:安重诲以天下为己任,力图对国家有所作为。但他轻信韩玫,断绝了钱镠的称臣之路;空陷杨彦温于死地,而不能除去潞王李从珂这一隐患;孟知祥、董璋叛乱,结果导致了四方骚动,这如同浇油灭火,反而加速了火势,导致祸乱与仇隙的发生。
“投膏止火”指用油去浇灭火,结果火烧得更旺。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

投膏止火tóu ɡāo zhǐ huǒ

丢膏油到火里去灭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

投膏止火tóugāo-zhǐhuǒ

〔连动〕 膏,油。止,灭。浇油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措施不当,结果适得其反。《新五代史·安重海传》:“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适足速之。”
△ 多用于行为方面。
【近义】负薪救火 以水救水
〖反义〗抽薪止沸

投膏止火;担雪填井

投膏止火;担雪填井tóu gāo zhǐ huǒ;dān xuě tián jǐng

【上】膏:油脂。用油灭火,结果火势更旺。比喻措施失当,效果适得其反。《新五代史· 唐臣传· 安重诲》:“(重诲)轻信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 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下】挑雪来填塞水井。比喻白费气力,徒劳无功。
◆也作“担雪塞井”“担雪填河”。《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综】比喻措施失当,徒劳无益。
【例】他在一家医院被误诊,大剂量地打针用药,病情越发严重,后来转院后一经对症下药,很快康复了,他气愤地说:“那家医院对我是投膏止火,担雪填井,差一点送了我的老命!”

☚ 螳臂扼辙;蚍蜉撼树   握风捕影;铸木镂冰 ☛

投膏止火tóu gāo zhǐ huǒ

膏:油脂。止:熄灭。即用浇油的办法去灭火,结果火烧得更旺。比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7:25